一、輕微肇事逃逸多長時間放車?
道交法第72條第二款:交通警察應當對交通事故現場進行勘驗、檢查,收集證據;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車輛,但是應當妥善保管,以備核查。
(1)、5日(指派或者委托專業技術人員、具備資格的鑒定機構進行檢驗、鑒定) 20日 10日(檢驗、鑒定應當在二十日內完成;需要延期的,經設區的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可以延長十日) 5日(檢驗、鑒定完成后五日內通知當事人領取事故車輛和機動車行駛證)=40日。
(2)、對于不需要檢驗、鑒定的車輛,10日。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機動力、非機動車,應當當場出具憑證,并告知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30日內提供被扣留機動車的合法證明)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理。
二、什么情況是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8種情形: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強行離開現場的。
三、肇事逃逸的構成條件主要有:
第一,行為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這是前提;交通肇事但按照《解釋》第1條和第2條的規定尚未達到犯罪標準的,即使逃逸,亦不屬于其范圍。
第二,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
如果行為人沒有意識到交通事故的發生而離開現場,則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人明知發生了交通事故,否則亦不能認定有“逃逸”行為。換言之,“逃逸”是具有主觀評價色彩的。
第三,行為人主觀上是為了逃避事故責任,逃避法律的追究的目的。
第四,客觀上實施了逃離事故現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行為。
如果駕駛員在駕車的過程中出現了肇事逃逸等行為后也是會給當事人的生命安全以及財產安全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交警部門也是會對肇事逃逸行為加重處罰的力度,如果因為肇事逃逸造成了人員出現了傷亡或者是其他重大后果的情況,當事人也是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肇事逃逸審車不過應該如何處理?
在我國車輛剮蹭后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肇事司機開車撞人后逃逸的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租沒到期,不租了房東不允許轉租怎么辦
2020-11-19什么叫涉外婚姻登記
2020-12-19外貿公司老板要員工逃稅,員工有罪嗎
2020-11-24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對方違章停車發生刮蹭誰的責任
2020-12-18農民工工傷賠償主體
2021-01-07傷殘鑒定費用多少
2020-12-10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