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行政處罰信賴保護原則是什么?
行政處罰信賴保護原則是在現(xiàn)代法治國家中,基于保護人民正當權益的考慮,行政機關對其作出的具有一定可預見性的行為、承諾、規(guī)則、慣例、狀態(tài)等,必須遵守信用,不得隨意變更或撤銷,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若因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而確需變更或撤銷的,在相對人無過錯的情況下,行政機關必須合理地給予補償。
《行政處罰法》第6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行政機關對相對人實施行政處罰時,必須保證其獲得法律救濟的權利,以保障其合法權益,因此該原則又被稱為“無救濟即無處罰”原則。
二、行政處罰的管轄
(1)根據(jù)規(guī)定,行政處罰除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外,由違法行為發(fā)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
(2)縣級以下(不包括縣級)的行政機關如果沒有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另行規(guī)定或根據(jù)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的依法委托,不得享有、行使行政處罰管轄權。
(3)兩個以上依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實施機關如對同一行政違法案件都有管轄權,在案件管轄上發(fā)生爭議,雙方又協(xié)商不成的,應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4)對行政違法案件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若發(fā)現(xiàn)相應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依法及時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違法行為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審判認定構成犯罪判處拘役或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jīng)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刑期。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jīng)處以罰款的,應當折抵相應罰金。
行政處罰是非常常見的,公民在不涉及到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時,可以根據(jù)行政處罰的相關規(guī)定來對行為人進行合法的處罰,但相關情況還需要由行政機關根據(jù)實際來進行認定,并出具處罰決定,具體情況可以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來進行判決。
行政處罰地域管轄權有哪些?
行政處罰決定書出錯如何糾正
食品過期行政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組織刷單是犯罪嗎
2020-12-09股東起訴解散公司多久立案
2021-01-06“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法定扶養(yǎng)義務是幾年
2021-01-24吃霸王餐違法嗎
2021-03-21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棚改項目土地出讓金是否可以用于拆遷安置費
2021-02-08土地出讓需要交哪些費
2021-01-26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公告公示嗎
2021-02-01開發(fā)公司有拆遷補償協(xié)議嗎
2021-02-24農村拆遷戶口遷出還有補償款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