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行政不作為的案件如何判?
(一)如果原告提出的是確認之訴,即原告只要求確認被告有行政作為義務,則判決時可宣告被告有作為義務,并責令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程序上的義務。
(二)如果原告提出的是履行之訴,要求被告實際履行法定職責,經過審查,認為原告請求符合條件,被告履行有實際意義且在客觀上能夠履行的,可以作出宣告被告應當履行法定職責,并要求被告作出具有實際內容的履行判決;判決時被告已經不具有履行法定義務的可能性,或者強制履行判決會對原告造成不利后果,原告可變更訴訟請求,提出賠償之訴,可判令被告賠償損失,如果原告堅持原來的訴訟請求,要求被告履行法定作為義務,則可駁回起訴。
(三)如果審查原告申請合法,被告有作為義務,則可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作為義務,原告的其它訴訟請求予以駁回。
(四)如果審查原告申請不合法,被告沒有作為義務的,判決駁回訴訟。
二、行政不作為的危害
1、行政不作為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對人、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由于行政不作為行為的隱蔽性,“行政不作為”現象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有不少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得過且過的思想混日子;有的游手好閑,不想主動開展工作;有的麻木不仁,不為服務對象著想;有的“有利則為,無利不為”等等,如此“不為”,意味著政府背離了公共權力機構的職能,這不僅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對人的利益,也影響了正常的行政管理活動秩序,造成了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
2、行政不作為不利于構建責任政府。責任行政是現代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也是打造責任政府應當恪守的基本原則。誠然積極作為的政府未必是責任政府,但不作為的政府則肯定不是責任政府,對于構建責任政府,維護政府形象,政府不作為的防范機制的構筑是關鍵。對違反法定義務的不作為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只有將行政權力的運作始終置于法定責任的軌道,才能將建設“責任政府”落到實處。
3、行政不作為不利于法治國家的建設。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目前已正式寫入了我國憲法當中,法治國家的建立,依法行政是關鍵。依法行政是行政法治的一項基本內容,也是現代法治國家開展行政活動所必須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其重要的特點是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行政不作為是違法的行政行為,它與依法行政背道而馳,危害了國家依法管理秩序的正常運行,不利于法治國家的建設。
行政不作為實際上是老百姓及法人組織最痛恨的一種行政執法態度,但到底是不是行政不作為也不能僅聽一面之詞,因此行政不作為案件應該怎么判必須要根據案情來分析。有的時候可能也不是行政機關行政不作為,而是這件事情本來就不屬于本單位管轄。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委與紀委有何不同
2021-02-22金融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2020-12-03承兌匯票逾期付款多久可以起訴
2020-12-21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公司股份制改制相關問題的討論
2021-01-13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沒領結婚證買房能寫兩人名字么
2020-11-17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