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逾期履行強制執行可以嗎?
可以申請行政強制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二條第三款之規定,行政強制執行是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1.行政強制執行以行政主體和法院為執行主體。
2.行政強制執行以已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為執行內容。
3.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迫使相對人履行義務或用代執行等方式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之狀態,最終確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實現。
4.行政強制執行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行政強制執行是法律賦予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職責,行政機關如放棄強制執行而與被執行人和解,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的職權與職責,即為失職。這是法律所不能允許的。
二、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 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 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 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 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行政強制執行在司法實踐中是比較普遍的,特別是社會上的老賴,對于行政機關作出的相關決議是拒不執行的,這種情況下,只能通過法律手段來強制執行,以保證相關行政處罰的落實,具體情況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由行政機關來進行認定。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中止行政強制執行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拆遷還房時,公攤面積太大是否可以拒絕
2020-12-14門面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09拆遷安置房一般多久可以拿房產證
2020-11-20眉山農村房屋拆遷補償
2021-02-19農村和城郊房屋拆遷時,院落、圍墻和地上附著物應怎么補償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