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故意犯罪算累犯嗎
1、主觀條件:
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這是由我國刑法的任務和累犯從重處罰的根據所決定我國刑法是以同故意犯罪作斗爭為主要任務,以遏制犯罪人再次犯罪為目的的累犯從重制度,必然也要防止故意犯罪者再次實施故意犯罪作為自已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把構成累犯的前后兩次犯罪限定為故意犯罪。累犯從重處罰的根據是累犯比初犯的人身危險性大,即再犯的可能性大,由故意犯罪的主觀性質決定,故意犯罪的實施者具有較大的人身危險性,過失犯罪者雖然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再次實施犯罪,但是過失犯罪的結果不是犯罪人主觀上所希望的,因此,過失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很小甚至沒有。由此決定,刑法規定的一般累犯的前后兩罪只能限于故意犯罪。
2、刑度條件:
前罪所判處的刑罰和后罪應當判處的刑罰均是在有期徒刑以上。“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是指人民法院根據犯罪的全部情況,最后確定其宣告刑為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同時也包括被判處無期徒刑或者死緩的犯罪分子。因為被判處無期徒刑或者死緩的犯罪分子可以通過減刑或假釋最終出獄,回歸社會,從而有可能再次犯罪、構成累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是指根據后罪的社會危害性大小及其他有關情況,實際上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而不是說該罪的法定刑中包含有期徒以上的刑罰,如果將“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理解為所犯之罪的法定刑中含有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勢必無限制地擴大累犯的范圍。
3、前提條件:
前罪的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從假釋期滿之日起計算。設立累犯制度的目的,是通過對那些屢教不改的犯罪分子給予從重處罰,使他們最終得到改造,而犯罪人只有通過刑罰的執行之后,才能看出是否認罪服法,接受改造。一般說來,未經刑罰的執行,是難以測定出犯罪人是否已經得到改造,是否還會實施犯罪。
4、時間條件:
后罪發生在前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假釋期滿以后五年內。犯罪人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假釋期滿以后回歸社會的一定時期,是其重新適應社會的過渡時期,或者說是其重新犯罪的危險期。而刑法規定的構成累犯的前后兩罪的時間間隔,實際上即是這一過渡時期。只有渡過這一時期之后,特殊預防目的才可以說得以實現。因此,這一過渡時期適當長一些,會更加激勵剛剛回歸社會的犯罪人遵紀守法,重新做人。修訂后的刑法將兩罪的間隔時間修改為五年,正是體現了這一精神。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根據上文的講解,我們知道法律要求構成一般累犯的,必須是第一次犯罪和第二次犯罪兩罪都屬于故意犯罪,并且兩罪都要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處罰才行。當然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賣掉,老婆沒有簽字有效嗎
2020-12-31廠里辭退有工資嗎
2020-11-28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訴訟行為有哪些
2021-02-17子宮切除是幾級殘疾
2021-01-23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老字號被商標侵權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2商標侵權應當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嗎
2020-12-21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