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條件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嗎
不是的。《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限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夠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孩子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時限期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根據我國刑法典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
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我國刑法典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至于罪行性質相對更輕的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僅僅是根據罪行性質作出具體量刑,法院認為有必要適用管制刑罰進行處罰,所以故將管制刑列為不適用緩刑制度的獨立刑種。所謂“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決確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雖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判決確定的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適用緩刑。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
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在這兩個因素中,犯罪情節較輕屬于已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應當綜合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兩個方面加以綜合評判。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屬于未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較小,應當根據犯罪人的罪后各種表現,并適當考慮犯罪人的一貫表現作出評判。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實際情況也并不是通用的,取保候審,最重要的還是與辦案人員協調溝通,以獲得最多的理解。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很多事情都需要靠法律來解決,如果您還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篇> 何為飲酒駕車、醉酒駕駛,該如何處罰?
2021-03-11支票背書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
2021-01-05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
2021-01-14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021-02-27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荒山承包有哪些相關政策
2020-12-25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