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就經常會有征收土地這種情形,我國法律規定征收土地必須給予補償,因為土地類型的不一樣補償的標準也不一樣,那么機動地征地補償費分配應該怎樣進行呢?我們來了解下。
一、機動地
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時,有些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以后可能進行的調整而預先留出的土地。但在延長土地承包期的過程中,一些地方為了增加鄉、村集體收入,隨意擴大“機動地”的比例,損害了農民群眾的利益。因此,對預留“機動地”必須嚴格控制。
二、機動地征地補償費分配
我國農村留有機動地的部分的征地補償費需要看補償費用的類型來定具體的分配。
1、青苗補償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青苗主要指正生長尚未成熟的農作物或正在生長的經濟林木。地上附著物是指除青苗以個依附于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品,如房屋、其他固定設施及一般林木等。青苗補償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是指由用地單位對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被毀掉而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與個人及附著物所有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青苗補償費是對被征地農戶財產損失的補償,歸屬的原則是誰種植歸誰所有。如承包方已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以轉包、出租等方式流轉給第三人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青苗補償費歸實際投入有所有。至于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只要征地協議簽訂以前就已存在的附著物,征地單位均應對地上附著物所有者給予一定的補償。實際中,關于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在村民和村委會之間的分配爭議不大,在此不多論述。
2、征地安置補助費
安置補助費是指用地單位對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后造成的多余勞動力所需之費用而支付的補助金額。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及《最愛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三條規定“承包地被依法征收,放棄統一安置的家庭承包方,請求發包方給付已經收到的安置補助費的,應予支持”之規定,安置補助費是對被征地農戶喪失土地承包經營權或租賃經營權的補償,不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它必須專款專用,用于安置被征地農民。如被征地的農民放棄統一安置的,集體經濟組織應將收到的征地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被征地的農民。
3、土地補償費
土地補償費是指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占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是,二00四年十月二十日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明確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戶的原則,制訂土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二00四年十一月三日國土資源部《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也明確”按照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戶的原則,土地補償費應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合理分配,具體分配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二00五年七月二十九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案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收到的土地補償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但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備案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政府規章對土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幾點:
一是土地補償費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二是土地補償費雖然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法律、法規允許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進行分配;
三是土地補償費的分配雖然屬于集體經濟組織內部事務,但不得同法律、法規相抵觸,地方性法規對分配辦法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因此,對被征地村民請求村集體經濟組織將其收到的土地征地補償費支付給其的請求一般不應支持。
但是,如果被征收土地屬于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的,則另外。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一項物權來規定,該規定將國家征收土地的行為對農民進行補償提供了一個法律上的基礎,如果農民享有的只是債權,如果土地被征收了,理論上講補償的就是集體,而不是農民,最多就是水渠等等生產設施,但現在把它作為物權來對待,意味著除了對上面的直接損失進行補償之外,還要對農民喪失了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補償。同時《物權法》對喪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補償也進行了規定,如《物權法》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因此,農村承包土地被征收的,承包經營戶有權獲得關于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方面的補償。這里的補償是基于承包經營權喪失而獲得的,與基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而獲得的補償有區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農村承包經營戶如放棄統一安置的,有權獲得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至于土地補償費雖然法律規定屬于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土地承包經營戶基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喪失有權從村委會獲得一定的土地補償費,該補償標準是多少,各省具體規定不一致。
但是一般情況下會首先參考征地補償費用的類型,如果在機動地上有村民種植的農作物等那么青苗費等就應分配給種植人,其他的情況主要是看村民是否承包了該塊機動地,如果沒有那么該機動地的補償費應當由集體所有。
2020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有關理賠的其它問題
2021-02-11巖汪湖鎮政府劃撥土地轉讓補辦出讓手續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