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地補償費發放方式是什么?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收到土地補償費后,應當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7條的規定召開村民會議,在所有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內部平均分配此款。如不分配給村民,則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權益,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員,可單獨或共同起訴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要求支付相應份額。
安置補助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后,安置被征收單位由于征地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的補助費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二、征地補償方式有哪幾種
(一)、貨幣補償
貨幣補償作為主要方式。其原因:
1、貨幣補償操作簡單,且一次性了斷,不會產生延長過渡期限、被拆遷人或使用人不能及時回遷等后續問題;
2、貨幣補償更方便被拆遷人選擇住房,不受地點等方面的限制;
3、避免因安置用房質量不好而使拆遷雙方產生矛盾;
4、更好地體現新《條例》的立法思想,即有條件實行貨幣補償的,盡可能實行貨幣補償。
《條例》規定了拆遷貨幣補償標準確定的基本原則——等價有償,采取的辦法是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筑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的辦法確定。對于貨幣補償的具體辦法各地有所不同,許多地方對此出臺了法規或規章予以規范。
(二)、產權調換
產權調換,是指拆遷人用自己建造或購買的產權房屋與被拆遷房屋進行調換產權,并按拆遷房屋的評估價和調換房屋的市場價進行結算調換差價的行為。也就是說以易地或原地再建的房屋,和被拆除房屋進行產權交換,被拆遷人失去了被拆遷房屋的產權,調換之后擁有調換房屋的產權。
產權調換是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方式之一,其特點是以實物形態來體現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的補償。無論是居住房屋還是非居住房屋均可采用產權調換的方法,但排除了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
差價結算以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實質上是結算被拆除房屋的市場評估價與調換房屋市場價的差價,多退少補。相當于先由拆遷人對被拆遷人按其房屋的評估價進行補償,再由被拆遷人按市場價購買拆遷人提供的產權調換房屋。
經過社會的變遷,國家也會在不斷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會征用到公民的土地,為了保障和補償公民的合法權益,國家也是頒布了征地補償政策,如果公民和政府機構在進行征地補償金額上產生了糾紛,也是建議通過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必要時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
2020拆遷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征地補償協議書是怎樣寫的?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房申請程序是什么
2020-11-14規范的房屋租賃協議
2021-01-28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定金與訂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1-02-13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破產債權的內容
2021-02-16戒毒所不是直系親屬可以探視嗎
2021-03-17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