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司機法院的判決是怎樣的?
法院的判決將會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
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注意,此處的30萬元以上的數額,不是指事故本身造成的財產損失數額,而是指行為人無力賠償的數額。按此標準,財產直接損失數額不到30萬元,或者損失雖遠遠超過30萬元但賠償后不足30萬元的,都不構成本罪;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下列情形之一的:(1)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5)嚴重超載駕駛的;(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二、如何認定
(一)要劃清交通肇事罪與非罪的界限。
應著重把握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看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過失。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可以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交通事故,則不存在罪過,因而不能認定是犯罪。二是要看行為人有無交通違法行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后果。行為人必須因交通肇事造成一定的后果,且對該后果負責的條件下,才能構成交通肇事犯罪。比如,如果行為人的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某種危害結果,但既沒有違法交通管理法規,主觀上也不具有過失,則應當屬于交通事故中的意外事件。
(二)要劃清交通肇事罪與其他幾種罪的界限。
1、要把交通肇事致人重傷、死亡與故意殺人、 故意傷害罪區別開來。區別的要點在行為人的主觀態度,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而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顯然為故意犯罪。
2、交通肇事罪同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的界限。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且必須造成嚴重后果;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觀上是故意,行為對象是不特定的多數人,不要求必須造成嚴重后果。
交通事故發生之后,如果致人重傷或者死亡,那么將會承擔刑事責任,可能會構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構成需要考慮到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存在著過失,并且要看行為人在,客觀上是否存在著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造成的危害結果多么嚴重。
2020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罪判刑幾年
2020年最新交通肇事逃逸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是什么
2021-02-16工傷申報超過30天怎么辦
2021-01-04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虛假林木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2-07房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