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罪認罰能否在法定刑下量刑
認罪認罰不能在法定刑下量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犯罪分子雖然不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但是根據案件的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應當免除處罰的情節:沒有造成損害的中止犯(刑法第24條)
第二十四條 【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的情節:
1.防衛過當(刑法第20條);
2.避險過當(刑法第21條);
3.脅從犯(刑法第28條);
第二十條 【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緊急避險】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一款中關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于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第二十八條 【脅從犯】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光是簡單的認罪認罰在刑法中是不能直接在法定刑以下進行量刑的,除非由重大的立功情節,或者特殊案件獲得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后,才可以在法定刑以下進行量刑。以上就是對于認罪認罰能否再法定刑以下量刑問題的解答,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聯系律霸網律師獲得更單純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到期以后不續簽是否可以馬上離職
2021-03-12房屋租賃合同標準版
2021-02-25侵權行為補充責任是什么,常見類型有哪些
2020-12-03行政處罰立案后多長時間做出
2021-01-04婚姻法律師收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6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房產拍賣中哪些你不知道的條件
2021-02-25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農機合作社給土地流轉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10無戶口的村民房屋被拆遷了會面臨哪些問題
2020-11-10拆遷補償與征地補償一樣嗎
2020-11-26農村拆遷按戶口進行補償嗎
2021-01-25拆遷補償款如何分割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