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共同過失犯罪的意義
(一)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人類社會的工業化進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在許多生產、經營領域,分工日益精細,任何一個環節稍有疏漏,都將導致嚴重的危害后果,過失犯罪所占的比例有逐步上升的趨勢。新聞媒體經常報導的礦難、重大交通事故、劣質工程事故、食品安全衛生事故、重大醫療事故等。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令人觸目驚心。這些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監管部門、生產部門相關責任人員未履行共同注意義務導致的。依單個過失分別處罰是不恰當的。在這種情況下,對于社會生產、生活中有相互分工、協作、依賴關系的行為人,適用共同過失犯罪的有關理論。追究共同過失刑事責任,有利于促使他們提高警惕,積極履行共同注意義務,減少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維護社會安全。
(二)符合現代過失犯罪理論的發展趨勢
近一百年,是西方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高度發展的一百年,同時也是西方過失犯罪理論日益受到重視、有諸多創新的一百年。西方刑法理論界在過失犯罪方面發展了“危險分配”、“依賴原則”、“被允許的危險”等理論來修正和完善傳統的過失犯罪理論,過失犯罪理論正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完善。例如,日本在二戰前不承認共同過失犯罪,但在二戰后,伴隨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法院逐漸出現了承認過失共犯的判例。而且多發生在交通、公共安全、機械工業等領域。
(三)能夠完善傳統的共同犯罪理論
我國傳統的共同犯罪理論,是建立在共同故意犯罪基礎之上的,以共同故意的主觀狀態作為評價對象。共同犯罪較之單獨犯罪有著更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因為各參與人往往事先策劃,各有分工,互相配合,作案后互相包庇,采取種種手段消滅罪證,逃避偵查,因此各國刑法在規定單獨犯罪之外,無一例外地對共同犯罪給予特別評價。共同犯罪理論的本質一方面在于解釋當數個人對侵害對象進行侵害的情況下,是否有必要作為一個整體對侵害對象的危害負責,也就是是否需要適用“部分行為全部責任”;另一個方面,便是要將那些數人犯罪行為雖然針對同一對象同時發生,但卻不能共同承擔責任的情形排除在共犯之外,僅成立為單獨犯罪。
共同過失犯罪是不同于共同故意犯罪的一種特殊犯罪形態,不能將二者毫無區別地適用同—理論。有必要對共同過失犯罪專門進行研究,同時借鑒共同故意犯罪某些早已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定罪量刑的原則。
二、共同過失犯罪成立的理論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多少周歲勞動者依法享有自主擇業的權利
2020-12-06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是什么意思
2020-12-13禁養區拆遷不給補償怎么辦
2021-03-24征地拆遷申請信息公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