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長
民事訴訟法規定,民事案件在立案時先進行立案審查,在符合立案條件時人民法院立案庭再受理,在交納訴訟費用后,才正式立案。從立案到開庭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而一審可以在立案后6個月內審結,即使運用簡易程序也可以3個月內審結;如果當事人要提起上訴,進入上訴后二審在3個月內審結。
另外當事人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調解書還可以在兩年內申請再審。就執行而言,在法律文書確定的最后給付期限到來后申請執行的時效為兩年。可見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解決債務糾紛,一般都面臨久拖不決、曠日持久的局面,勞財費力,得不償失。
二、成本高
雖然國家對訴訟費用又進行了減免,但在實際操作中各個地方法院標準不一,收取比例一般畸高。特別是像地域偏遠、經濟發展落后的地區和標的較大的時候,支付高額的訴訟費用更是增加了成本,并且面臨的是一個不可確定的結果,在委托律師進行代理的時候,還得支付一定的代理費用。兩相綜合,在債權利益久久不能得到實現時,無異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三、阻力大
對管轄地不在本地而在異地訴訟的時候,由于對方當事人具有“主場優勢”,特別是來自各種有形無形的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使得本來一些普通的民事爭議,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紗,訴訟過程的異常艱難,訴訟結果的難以執行,都會使債權人勞神費力,成本陡增。
四、舉證難
像有些企業合同簽定的不規范、管理的不完善、原始資料保存的不齊全導致證據的遺失或滅失,或者證據的證明力不強、證據的取得的形式存在瑕疵等等,諸如此類,導致了訴訟敗訴風險的加大,也造成了訴訟成本的增加。在民事訴訟“誰主張-誰舉證”這一規則的支配下,如果證據意識不強,存在上述疏漏或問題,更會導致舉證難度的增加、敗訴風險的提高。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總結的通過訴訟手段追公司債務的風險,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精神損失賠償法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有房貸的夫妻離婚程序
2020-11-15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0-11-18交警強制措施能撤銷嗎
2021-01-14約定傭金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05法律援助案子需要辯護證嗎
2021-01-02破產財產包含抵押財產嗎
2021-01-08傷殘鑒定是如何的
2021-02-15倒車時撞死兒童,對方不滿要求額外賠償怎么辦
2020-11-26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