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共由于對共同犯罪的內涵與外延的理解不同,刑法學界對傳統共同犯罪理論中是否包括共同過失犯罪存在著不同的觀點。然而,在現實生活與司法實踐中,共同過失犯罪已經是一個不容忽視、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尤其是在一些分工細密、機械化程度發展很高的行業,一些重大事故的發生往往并不是由個人造成的,而是數人共同過失導致了符合構成要件的危害后果。因此,對客觀上業已存在的共同過失犯罪進行理論上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擬就承認共同過失犯罪的必要性及其范圍、共同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共同過失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等問題作粗淺的探討。
一、共同過失犯罪是否成立的理論之爭
由于對共同犯罪的共同性的本質的理解不同,刑法理論界對“共同過失犯罪是否成立”得出了肯定與否定兩種結論,同時,亦有學者主張限定的肯定說。
肯定說一般為行為共同說與目的行為論者的學者所主張。行為共同說是主觀主義的共犯理論。該學說認為犯罪是行為人主觀惡性的表現,而共同犯罪的“共同”正是共同惡性的體現,而共同犯罪的行為不過是實現共同犯罪人主觀惡性的東西。因此,共同實行犯只要主觀上有自然行為之共同意思,客觀上具有共同行為就足以構成。因此,過失不影響共同犯罪的成立,共同過失犯罪是成立的。而目的行為論者將過失行為理解為一種不注意的目的行為,也是一種意思行為,當然可能構成二人以上的共同過失犯罪。
否定說一般為犯罪共同說學者所主張。犯罪共同說是客觀主義的共犯理論。該理論主張,共同犯罪是兩個以上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共同參與實施一個犯罪,因此,需要行為人有對構成要件結果之認識及對于這種結果的希望或者放任等故意的共同要素。因此,在犯罪共同說的支持者看來,共同犯罪的意思聯系至關重要,而共同過失犯罪不可能具有這種意思聯絡,因此不可能成立共同過失犯罪。
限定的肯定說則認為,一般不成立共同過失犯罪,但當各共同行為人負有法律規定的共同注意義務并共同違反了該義務時,就應當肯定過失的共同正犯。持這種觀點的典型代表為日本學者大*仁,其認為,“在進行適應犯罪論體系的考察時,就可以看出其(過失犯)成立共同正犯的余地”,并認為,成立共同過失犯罪,“從實質上看必須存在著二人以上者共同進行了包含著發生屬于某犯罪要素的一定結果的高度危險性的行為,而且,在法律上處理它時,可以課于各個共同行為人共通的防止結果的注意義務”,“在基于數個行為人的過失惹起了犯罪性結果的場合,不是只根據行為人間存在共同行為就當然能夠成立過失犯的共同正犯的,只限于共同行為人具有共通注意義務并且存在共同的違反時,才能認為成立過失犯的共同正犯”。(注:[日]大*仁著,馮-軍譯:《犯罪論的基本問題》,中國**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59、262、261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拆了房子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05工傷賠償申請仲裁表
2020-12-09如何申請商標注冊
2020-12-07“住改非”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16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時間及鑒定機構如何選擇
2021-01-21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