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定重傷3人以上才構成犯罪,不符合刑法第133條的立法原意。
《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中第(1)項規定:“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這里把交通肇事致人重傷構成犯罪的標準提高到3人以上,換句話說,重傷1至2人的,即使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也不構成犯罪。這似乎不符合刑法第133條的立法原意。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就構成犯罪。刑法在這里對重傷的人數和死亡的人數都未加限定,那就說明,不論是重傷一人,還是死亡一人,都構成犯罪。為什么《解釋》只將重傷的人數提高到3人,未將死亡的人數提高到3人呢?當然,死亡的結果比重傷重,致1人死亡即可抵上致3人重傷的社會危害性,這是沒有爭議的。但問題是,死亡比重傷的社會危害性大的邏輯關系,并不能說明重傷一人的社會危害性就達不到犯罪的程度。就像貪污300萬元比貪污10萬元的社會危害性大,但不能說明貪污10萬元就不構成犯罪是一個道理。刑法第133條對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人數都未加限定,顯然說明其意在于重傷1人也構成犯罪。因而,《解釋》將致人重傷構成犯罪的標準提高到3人以上是值得商榷的。
與此相聯系,《解釋》第2條第2款將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實為1至2人)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另外增加了幾種情形,作為犯罪構成的要件。如果不具備這些情形之一,重傷1至2人,即使負事故的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也不構成犯罪。筆者以為,這也改變了立法的原意。其實,按照刑法第133條的規定,交通肇事只要重傷一人,就構成犯罪。《解釋》另外增加這些條件,實際上是改變了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
(二)交通肇事單純造成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有能力賠償的無罪,無能力賠償的有罪。這一規定符合時代精神,具有歷史性進步意義,但卻有超越司法權限之嫌。
《解釋》第2條第1款規第(3)項規定:交通肇事“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責任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構成犯罪。這就是說,有能力賠償的,或者無能力賠償數額不足30萬元的,就不構成犯罪。這一解釋比較明顯地改變了刑法原有的規定。按照刑法第133條的規定,交通肇事只要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就構成犯罪,法條中并無“肇事者賠償了造成的損失就不構成犯罪”的規定。《解釋》的這一規定似乎是將國外的易-科制度引入我國的刑事司法實踐中,但實際上又與易-科制度大不相同。因為刑法中的易-科制度只是財產刑與自由刑的轉換,而《解釋》中的這一規定卻是罪與非罪的轉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正良律師具有較為深厚的法學功底及豐富的訴訟經驗,為眾多當事人挽回巨額的經濟損失并爭取到最大化的合法權益。從進入法律服務領域起,任正良律師即秉持著“專業、誠信、效率”的宗旨,對每一個委托人的境遇感同身受,對于律師來講,不只是一個案件這么簡單,而是會觸及到人生軌跡的變化,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疏忽。北京京騰律師事務所作為一家專門從事民商事領域的專業型律所,在婚姻家事、合同糾紛、債權債務、法律顧問、非訴項目中皆取得極大的成就,以團隊化辦案模式、充分整合地區、行業資源,為委托人的合法權益提供最為優質的保障!
人身損害鑒定標準
2021-02-05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什么是物權法定準則是什么
2020-12-07什么是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2020-12-11申請財產保全,可以采取哪幾種擔保方式
2021-01-02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后果如何
2020-12-31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