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行政法明確規(guī)定,政府要信息公開,提高公眾的政治參與度。政府信息公開,打造陽光政府,讓一切信息都變得透明化,才會讓老百姓認可政府,才能樹立政府的尊嚴。但是,我國的信息公開仍然存在問題,比如信息公開不及時。那么信息公開不及時的問題有哪些?
在本次公開的“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系報告中的一個“固定”章節(jié)。初步統(tǒng)計,曬出報告的49個國務院部門和29個省區(qū)市中,13個國務院部門、10個省區(qū)市所列出的問題比較直觀、詳盡,而其他國務院部門和省區(qū)市歸納出的問題則比較宏觀、概括。
如司法部,談到去年政務公開存在的問題時,寫到“2013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但仍需進一步完善”;煙草局,“自《條例》發(fā)布以來,信息公開工作經(jīng)過多年的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國家能源局,“重組以來我局在處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面臨許多新情況,遇到許多新問題,我們將根據(jù)具體問題研究工作方法,不斷加強完善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設”。
較直觀、詳盡列出問題的13個國務院部門、10個省區(qū)市中,“更新不及時”、“公開渠道單一”、“公開的信息群眾不關注、群眾關注的信息不公開”為三大共性問題。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起草人之一、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錫鋅、武漢大學教授沈陽(定期發(fā)布互聯(lián)網(wǎng)季度輿情報告)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也曾表示,《條例》實施6年來,各政務網(wǎng)站普遍存在上述問題。
問題
1 發(fā)布不主動 更新不及時
商務部、文化部、國家旅游局和遼寧、河北、廣西、廣東、黑龍江都總結出,部分司局或少數(shù)政府部門信息公開不主動、不及時,如國家旅游局直言“有的公開內(nèi)容長期不更新”。
上述部門和地區(qū)分析了發(fā)布、更新不及時的原因。如商務部稱,“部分司局對信息公開重視不夠,對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職責不了解,對信息公開的原則、范圍、方式和目標不明確,造成有些信息發(fā)布不及時、不充分”;如廣西稱,“一些部門信息公開重形式輕內(nèi)容”。
哪些屬于國家秘密不應公開?王錫鋅曾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由于法規(guī)對此未做出明確界定,導致信息公開效果受到影響,且個別部門或地區(qū)以此為借口“逃避”公開義務。
廣西、江西兩地再次提到了上述“涉密”公開問題。廣西稱“一些部門政府信息公開的保密審查與公文流轉結合環(huán)節(jié)還不到位,影響了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的同步推進”。江西稱“一些地方和部門因擔心密級界定不準,部分應當主動公開的信息未能及時公開”。
2 公開渠道單一 流于形式
文化部、交通運輸部、央行、質檢總局和河南、廣東等均提到,目前的政府信息公開方法單一。
如質檢總局提出“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渠道還需進一步拓寬。當前政府信息發(fā)布的主要渠道是新聞發(fā)布會、門戶網(wǎng)站和報刊電視,尚未開通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上發(fā)布信息的渠道,公眾獲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對多種載體的利用方面還存在不足”;河南提到“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還存在公開方式單一、流于形式等現(xiàn)象”。
如何拓寬公開渠道?在報告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章節(jié),上述部門和地區(qū)都提出了新媒體戰(zhàn)略,文化部提出“構建文化信息資源目錄體系管理平臺,以文化政務數(shù)據(jù)庫為中心,構建文化云服務支撐體系”;廣東提出“推出省政府門戶網(wǎng)站微博、微信及省政府公報微信。推動各地、各部門積極使用政務微博、微信發(fā)布政府信息和互動交流”。
3 “公開的不關注,關注的不公開”
商務部、審計署和山西、河北、山東、江西,都提出存在公開內(nèi)容的貼近性問題。
如商務部提出,“如何更貼近企業(yè)和公眾需求,以及提高公眾對獲取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及內(nèi)容的了解,減少重復申請和咨詢,仍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
山東則提出,“公開的信息群眾不關注、群眾關注的信息不公開,特別是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點領域信息的公開還不夠充分。有的行政機關對重大行政決策解讀和社會關注熱點信息公開重視程度還不夠高,對社會關切的回應工作還不夠主動、不夠及時”。
山西、江西也提出,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高的領域,如“三公經(jīng)費”、食品藥品安全、環(huán)境保護、安全生產(chǎn)、征地拆遷等信息公開,與群眾的期望還有差距。
綜上所述,小編主要為您介紹了信息公開不及時等在信息公開方面存在的問題。在信息公開方面,政府仍應該做出努力,讓每一個公民都能關心政治,關心政治生活,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識,維護自己的權利,監(jiān)督政府,幫助打造更好的,更有利于人民的,更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關于征地拆遷信息公開的法律法規(guī)有哪些
拆遷信息公開的內(nèi)容有哪些?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司法解釋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不兌現(xiàn)可廢除嗎
2020-11-28治安管理處罰的基本準則是什么
2021-02-02勞動條件發(fā)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保險事故發(fā)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guī)定
2020-11-26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射幸契約 AleatoryContract
2021-01-21投保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25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集資房轉讓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