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
概念
犯罪客觀要件,法律術語,是刑法規定的,它說明某種犯罪是通過什么行為、在什么情況下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造成了什么后果。犯罪客觀要件的內容首先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危害行為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須有刑法規定的危害行為。除了危害行為以外,危害結果、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也是客觀方面的重要內容。
要素
包括具體要件或者是要素。
1.犯罪行為(危害行為)
2.行為的結果
3.行為的對象
4.行為的手段和方法
5.行為的時空條件
把要件分為必要要件和選擇要件。
必要要件是指任何一個犯罪所必須要求的要件(要素)是必要要件。
選擇要件是指行為之外的要件都屬于選擇要件。
行為是任何犯罪構成所必須具備的。
結果:有的罪有結果的要求,有的罪沒有結果的要求。如一些危險犯定罪的要求是只要造成這種發生危險就可以。
危害行為
危害行為是在人的意志或者意識支配之下的行為,無意識的舉動和非意識支配下的行為不能作為犯罪行為。
客觀上分為兩種基本形式:作為與不作為。
持有型形犯罪:如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假幣罪,通說上認為是作為的犯罪行為。持有型形犯罪還帶有繼續犯或持續犯特點。
重點把握不作為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條件。
不作為構成犯罪的前提條件:
1.行為人有作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具有特定性、法律性
2.不作為構成犯罪義務的來源包括:
(1)法律的規定;可以是刑事法律規定,也可以是非刑事法律規定,如遺棄罪、偷稅罪
(2)職務上、業務上的要求;
例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履行相應職責的義務,值勤的消防人員有消除火災的義務等等。
注意:行為人必須在履行職務或者從事業務的活動中才會產生本義務
(3)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
主要指合同行為
例如,合同行為、自愿接受行為等可能導致行為人負有實施一定積極行為的義務。
(4)先前行為引起的義務
這是指由于行為人的某種行為使刑法所保護的合法權益處于危險狀態時,行為人負有的排除危險或者防止危害結果發生的特定積極義務。(先行行為又叫前行行為)
例如,成年人帶著兒童游泳時,就負有保護兒童生命安全的義務。
先行行為是否包括犯罪行為,在理論上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先前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即犯罪行為引起危險也能成為義務來源;另一種觀點認為,先前行為不包括犯罪行為,否則會使絕大多數一罪演變為數罪。
先前行為是否包括無過錯行為,無過錯行為導致了危險,先前行為應當包括無過錯行為。例如,小孩在麥垛中玩被插中。
2.行為人能夠履行該特定法律義務而不履行
法律規范與法律秩序只是要求能夠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而不會強求不能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至于行為人能否履行義務,則應從行為人履行義務的主觀能力與客觀條件兩方面進行判斷。
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不知不覺得走上犯罪道路,有些時候我們已經犯罪了卻渾然不知,這是多法律知識的不足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對了解相關知識才能保護我們自己,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在網上找到的相關知識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律霸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和醉駕的區別以及相應的處罰
2020-11-15只有土地證的租賃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5公司不給實習生工資怎么辦
2021-03-15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要多久
2021-01-25觸犯別人隱私怎么量刑
2021-03-17公司減資在網上可以辦理嗎
2020-12-12合伙人撤資能返本金嗎
2020-12-03非法侵入住宅罪量刑
2021-01-04女方離婚訴狀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1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