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侵犯的客體不同。前者侵犯的客體是市場秩序、合同管理制度和公私財物所有權;后者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的正常活動秩序和信譽。
2.犯罪對象不同。前者侵犯的對象只限于公私財物;后者侵犯的對象除了公私財物之外,還包括榮譽、地位、職務、愛情等等。
3.主觀目的不同。前者以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目的;后者以謀取某種非法利益為目的。
4.客觀行為方式不同。前者是采取合同欺騙方法,將公私財物騙歸已有;后者是采取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的方法進行詐騙。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
工作人員與別人簽合同以騙取他人財物的,其行為既觸犯了合同詐騙罪,又觸犯了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罪,在這種情況下,冒充行為是手段行為,簽約行為是一種中間階段的目的行為,二者具有手段行為和目的行為的牽連關系。按照通說的牽連犯的處斷原則,從一重處斷,按合同詐騙罪從重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出軌起訴離婚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25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