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致人死亡是行為人肇事以后,不履行救助義務而逃-逸,棄被害人于不顧,致使被害人因沒有得到及時救助而死亡。據此概念,顯然將交通事故發生后,被害人當時就被撞死,或者被撞得奄奄一息,即使及時送往醫院,也沒有得到救治的情形排除在外。因為如果被害人當即死亡,或者被撞得奄奄一息,即使予以救治也無法挽救其生命而造成死亡的情形中,其死亡顯然是交通肇事主行為的后果,而不是事后行為人逃-逸所造成的被害人因未能得以及時救治而死亡的結果。換句話說,也就是行為人的逃-逸行為與被害人的死亡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該種場合下,排除逃-逸致人死亡的概念的存在。
我國新刑法第133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p>
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義,刑法理論上和司法實踐中對此認識不一,刑法理論界對此有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不及時搶救會有生命危險而畏罪潛逃,致被害人延緩搶救時機而死亡。
第二種觀點認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事實上發生了二次交通事故:已經發生交通事故后,行為人在逃-逸過程中又發生交通事故,顯然刑法將同種數罪規定了一個法定刑。
第三種觀點認為,“因逃-逸致人死亡”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本來不致于死,卻因肇事者逃-逸未得到及時搶救而死亡;二是肇事者在逃-逸過程中,再次發生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嚴重后果。
逃-逸的含義
逃-逸是指行為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造成重大事故以后,沒有給予被害人以積極救助,反而逃跑,棄被害人于不顧的行為。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棄被害人于不顧的目是逃避法律責任與法律追究。逃-逸是一種消極的不作為方式。行為人交通肇事后,本應盡一切努力救助被害人,而且行為人也能夠履行這種救助義務,但行為人卻違背了該義務,因此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因此行為人是以不作為的行為方式造成了危害結果的發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苗麗律師,法學碩士,畢業于山東大學,2009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曾就職于山東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威海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擔任法務。2014年獲得“威海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承辦的“于某涉嫌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案”被評為“2014年度政法系統優秀案例”。 苗麗律師現擔任威海婦女維權法律服務團秘書長、環翠區鯨園街道辦事處婦聯婦兒維權專業指導員、環翠區消費者協會法律顧問團成員。威海環翠電視臺多次邀請苗麗律師作為嘉賓在《環翠新聞》欄目中解答法律問題。
子女支付贍養費能否追償
2021-02-18買房出資證明有哪些,如何收集買房出資的證據?
2021-01-12什么是訂金
2020-12-01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程序的步驟
2021-03-20農民進城買房會被認定為空掛戶嗎
2021-01-03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議是什么
2021-02-14非金融機構企業間借貸的合法化操作方法有哪些
2021-03-25交通事故是否為必要共同訴訟
2021-02-19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