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后的責任該怎么認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是一個主客觀相一致的行為,即行為人除了必須具有逃逸的客觀外在行為方式,同時還必須具有逃逸的故意,明知發生交通事故,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表明逃逸行為的心態只能是故意,如果僅僅具備離開現場的外部特征,而不存在逃逸的主觀故意,則不能認定為此處的“逃逸”。所以認定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為必須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把握。
首先,認定逃逸存在一個前提條件,即行為人對肇事事故應是明知的。如果行為人對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使,主觀上沒有惡性。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只是在進行正常的駕駛行為。所謂的“逃逸”時不能成立的,如果對于這種駛離現場的行為以逃逸論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是典型的客觀歸責,無論從刑事立法基本原則還是從司法公正角度出發都是不適宜的。當然,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對于其中所有的細節都有著具體的明知,只要堅持主客觀統一的原則,對于肇事存在蓋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其次,逃避搶救義務以及其后逃避責任追究。一般情況下,逃逸者不履行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的動機是重合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能存在著并不逃避搶救義務但盡可能地逃避肇事責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搶救義務但并不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單一動機的情況,前者如甲駕車將被害人撞成重傷后,將被害人盡快送到醫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只要具備逃避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追究這兩個動機中的任何一個,都應認為具備了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該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趨勢,嚴重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嚴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交通肇事逃逸具體該怎么處罰?
責任認定重。按《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規定:“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可能無責任或只有部分責任,但如果逃逸,導致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司機就要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
對于肇事逃逸后的責任認定,必須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分析。認定逃逸存在一個前提條件,即行為人對肇事事故應是明知的。其次,逃避搶救義務以及其后逃避責任追究。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執業十余年,為1000 當事人提供了專業的法律服務。對于各類離婚、繼承案件均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尤其擅長涉外婚姻家事案件。能夠抓住各方當事人的核心訴求,運用“訴訟 談判”雙管齊下的策略,推動問題的快速解決。性格平易爽朗、堅毅執著,辦案干脆利落、靈活機變,深受當事人青睞,結案后經常收到當事人的錦旗和感謝信。 重視婚姻家事領域的學術研究和探討,加入中國法學研究會,擔任第十一屆北京市律師協會民法專業委員會委員。參加相關的法律論壇,致力于婚姻家事領域的理論發展和實務操作。參與主編發布《婚姻家事法律服務行業白皮書》,為業內外人士提供專業數據和經驗參考。 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擔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法律援助中心特聘講師,赴老年大學開展為老普法服務,深入社區開展普法講座,積極參與關愛自閉癥兒童公益活動。積極投身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普法節目錄制,為社會民眾普及法律。
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法津顧問必須是律師嗎
2021-02-11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土地承包期滿之后怎么續包
2020-11-14假結婚和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1-02-22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申請強制執行材料需要哪些
2020-12-22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
2020-12-13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