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與教唆犯的界定
一、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如果二人以上事先同謀,事中有人沒去實行犯罪,也按共犯處罰。
二、教唆犯
教唆犯是指以授意、慫恿、勸說、利誘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
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教唆犯所教唆的對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須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否則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間接正犯。例如,乙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且精神正常,如果甲教唆乙殺人,甲便是教唆犯;如果甲教唆乙盜竊,甲則是間接正犯(刑法第17條第2款)。
2、必須有教唆行為。教唆行為的實質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進而實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為,則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的犯罪行為構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犯實施了教唆行為,但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則教唆犯與被教唆的人不成立共犯,但教唆犯仍然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教唆行為的形式沒有限制,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還可以是示意性的動作(手勢、眼神等)。教唆行為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勸告、囑托、哀求、指示、利誘、慫恿、命令、威脅、強迫,等等。但如果威脅、強迫達到了使被教唆人喪失意志自由的程度,則成立間接正犯。教唆行為必須是唆使他人實施較為特定的犯罪的行為,讓他人實施完全不特定的犯罪的,難以認定為教唆行為。但是,只要所教唆的是較為特定的犯罪,即使該犯罪的對象還不存在,而是以出現對象為條件的,也不失為教唆行為。例如,教唆懷孕的婦女在分娩后殺死嬰兒的,也成立教唆行為。教唆行為的成立不要求行為人就具體犯罪的時間、地點、方法、手段等作出指示。
3、必須有教唆故意。教唆犯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一般來說,教唆犯認識到自己的教唆行為會使被教唆人產生犯罪故意進而實施犯罪,認識到被教唆人實施的犯罪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希望或者放任被教唆人實施犯罪行為及其危害結果的發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所介紹的相關內容,如果大家還有什么疑問,或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不妨向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尹韋韋律師,現執業于全國優秀、安徽先進-----安徽深藍律師事務所,合肥律師協會會員,從事律師工作數年。工作以來,主要辦理合同糾紛(勞務合同、買賣合同、融資租賃合同、建設工程合同、借款合同)、刑事辯護、婚姻家事類案件,擁有豐富的訴訟和庭審經驗。參與辦理的部分典型案件如下:1、黃某、鐘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210409元工程款);2、肖某離婚糾紛(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未承擔夫妻共同債務);3、李某勞務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勞務報酬27601元);4、王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各項賠償合計101174元);5、六安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貨款18592元);6、潘某民間借貸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借款人民幣36000元)…
債務增資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0-12-17個人賣房合同范本
2021-01-25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可作為遺產繼承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13取保候審保證書怎樣寫
2020-11-12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草地、林地承包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