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合法使用必須以手持土地使用證為前提,而我們在向國家機關申請并成功拿到土地使用證的時候可以看到使用證里面清楚地寫著土地使用的類型是屬于出讓或者其他,看到這里很多人都說并不能理解明確標明類型的目的何在。那么,土地使用類型為出讓是什么意思?
一、土地使用類型為出讓是什么意思?
根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記辦法》的相關規定,土地使用類型只有土地劃撥和土地出讓兩種形式。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此可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基本形式:
(1)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
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征:
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
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 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
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有三種,即協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征用土地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將屬農民集體的土地由有權批準機關批準轉征為國有土地,屬于強制性征地行為。征用是一種土地所有權發生變化的行為,而不是土地使用權的類型。
綜上所述,在證書上標明土地使用類型為出讓是為了明確該塊土地的來源以及使用的目的是什么,這樣才能讓有關部門在審查土地使用情況的時候能夠更加有效率,同時也為土地使用權的轉移和交易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如果土地使用有什么問題歡迎咨詢小編。
如何進行國有土地出讓,國有土地轉讓的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土地出讓金收支管理辦法》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案件起訴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04法律援助什么意思,哪些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0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多久內有效
2021-03-25農村田里燒草一般罰款多少
2020-11-17公證處公證流程
2020-11-08監護權轉移委托怎么進行公證
2021-02-05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差別有哪些
2021-02-11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