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劉某和高某因故發生爭吵,遂要求向某騎摩托車搭載自己去報復高某。向某明知劉某攜帶有兇器,仍騎摩托車搭載劉某返回爭吵現場。劉某找到高某后,將高某刺成重傷。事后,又由向某騎摩托車搭載劉某逃離現場。
分歧意見:本案中,對劉某定性為故意傷害罪不存異議,但對向某的搭載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存在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向某只是騎摩托車搭載劉某到達現場,沒有實施任何傷害高某的犯罪行為,向某和劉某之間沒有形成傷害高某的共同故意,因此,向某的搭載行為不構成犯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向某明知劉某因糾紛帶著兇器要報復高某,仍騎摩托車搭載劉某前往,對其有可能致人傷害或死亡的后果是能夠預見的,并對劉某的犯罪行為是認同的。劉某正是利用了向某提供的搭載行為而實施犯罪并有效逃離現場,向某的行為符合故意傷害幫助犯的特征,構成故意傷害罪。
評析:
小編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劉某的犯罪行為沒有超出向某所能夠預見的范圍,劉某和向某的行為構成共同犯罪,相對劉某的實行行為,向某之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的幫助犯。
幫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相對于實行犯而言,指在他人產生犯罪決意之后,以心理支持、物質幫助等方式故意幫助他人實施犯罪,或為他人實施犯罪創造便利條件,而自己不直接實行犯罪。幫助犯應具有雙重心理狀態:其一,必須認識到實行犯所實行的是犯罪行為及這種犯罪行為將要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必須認識到自己的幫助行為能為實行犯實施和完成犯罪創造便利條件。其二,希望或者放任通過自己的幫助行為,使實行犯能夠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幫助故意是幫助犯的主觀惡性的直接體現,也是幫助犯承擔責任的主觀基礎,行為人必須認識到自己是在對他人的犯罪行為予以幫助。幫助犯的刑事責任限于和正犯具有共同故意的犯罪事實內,對于正犯實施的超出共同故意范圍內的犯罪事實,幫助犯不負刑事責任。判斷某一行為是否超出共同犯罪故意范圍,一般應當以幫助犯和正犯是否存在明示或默示的內容為標準。通常認定行為的顯性、明示狀態不成問題,但默示行為的認定則因具有隱性而較為困難。默示是形成共同犯罪故意的方式之一,一般表現為各共犯對實施某一犯罪行為,彼此心領神會,只要能認定在犯罪過程中存在“心理上的趨同和一致,即共同的不正當需要的出現”而予以幫助的行為,就能構成幫助犯。如果幫助犯在場卻沒有積極制止該犯罪行為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結果發生,仍舊可以認定對該行為是容忍或認可的,主觀上具有罪過,幫助他人犯罪的行為成立。如果在共謀中本身就存在默示行為或犯意具有模糊性、不明確,且不超出所能預見的范圍,幫助犯的成立也毋庸置疑。
綜上,本案中向某在明知劉某因糾紛將去報復他人,仍給予物質幫助、精神上予以壯勢,并且向某對劉某持刀前往報復將產生的結果,即有可能致人傷害的后果是能夠預見的,在現場對劉某實施犯罪所持態度是容忍的,并且劉某正是利用了向某提供的幫助行為而實施犯罪并有效逃離現場,故向某主觀存有放任他人實施傷害的心態是可以認定的,其行為符合故意傷害的幫助犯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商檔案股東會決議樣本怎么寫
2020-12-19經濟糾紛律師費用誰出
2021-02-04定金與訂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1-02-13借款人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2020-12-19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夫妻房屋贈與有效嗎
2021-03-12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