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將于5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責任確定標準》將當事人責任分為五級: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無責任;將違法行為分為嚴重過錯行為(即A類行為)、一般過錯行為(即B類行為)二大類,并規定了12種行為需負全責。
五一起,交通肇事后,交管部門將首先衡量事故起因是否屬于12種需負全責的行為;排除這一可能之后,再視其是否有A類行為和B類行為,應承擔的是全部責任、主要責任還是次要責任。
責任認清之后,如任何一方當事人具有酒后、未取得駕駛證上路等過錯,將在原有事故責任基礎上,加重一級責任。但是,加重責任方已確定為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將不再加重責任。
例如,兩車追撞,后車觸犯了B,應承擔次要責任,而司機又飲了酒,那么次要責任就上升為主要責任;但是,如果后車觸犯的是A,已構成主要責任,那么,即使司機飲酒,也將維持主要責任認定標準,不升格為全部責任。
單方嚴重過錯承擔全責
按照新標準,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如其中一方“觸犯”了A類行為,另一方無過錯,即沒觸犯AB兩類,且沒有其他與交通事故有關的過錯,那么觸“A”方將負全責。
但是,如果甲觸犯了A,乙觸犯了B,甲將負主要責任,乙為次要責任;如甲同時觸A、B兩類,乙只觸了A或B,那么甲負主要責任,乙負次要責任;如雙方均有A類行為,或者均有A、B兩類行為,雙方將負同等責任。
觸犯數“罪”不并罰
新《標準》將施行吸收原則,以形成原因定責效果。事故一方如觸犯了多條規定,但所犯過錯均與事故本身無關,交管部門將不予考慮,不累計處罰。
如一起追尾事故,后車沒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觸犯了A;同時輕微超速,觸犯了B,交管部門在衡量其事故責任時,將主要考慮其A類違法行為,不考慮B.因為導致追尾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未保持安全車距,超速只是一個有可能加重追尾后果的因素,不是肇事原因,所以超速將不計入事故責任認定中,一并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業道德
2021-01-06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承包合同到期未收回動遷怎么辦
2021-01-08土地出讓合同沒有時間合同有效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