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認識錯誤可以減輕刑法嗎?
假想防衛可以減輕處罰
首先,假想防衛的幾個要素:
1、不法侵害行為的實際不存在。
就是沒有人對你實施侵害行為,也就是假設的想象的防衛而非真正的防衛。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防衛意圖。
這種防衛的意圖來源于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錯誤,如果行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防衛意圖,假想防衛當然也就不會發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經到來,另一方面卻不是出于防衛意圖實施反擊,而是意圖加害對方,并導致嚴重危害后果的發生,對此,應作為一種故意犯罪對待而非假想防衛。
3、行為人的“防衛”行為給無辜者造成了損害。
由于行為人誤將他人行為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因而作出錯誤的防衛反擊,進而導致不應有的危害后果的產生。假想防衛行為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行為人并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假想防衛的刑事處罰:
1、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防衛過當”,行為人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3、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
4、行為人既是假想防衛,也是提前防衛,主觀過錯應屬“過失”。因為假想防衛屬于事實認識錯誤,不可能成立故意犯罪。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構成假想防衛的,且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一般應均可以酌情從輕或減輕處罰。
假想防衛,一般按照過失犯罪定罪處罰,根據行為人主觀過失、過錯、損害結果等案件狀況,來確定是否從輕、減輕處罰。
假如行為人涉嫌假象范圍要相應承擔刑事責任的,也不用太過于擔心,一方面,假象防衛一般應酌情從輕或減輕處罰,另一方面,如果卻因不能預見的原因而造成假想防衛,可認定為意外事件,將不需要受到刑罰處罰。
綜合上面所說的,假想防衛同樣也是會承擔法律的責任,這種行為與正當防衛不同,是在自己主觀的意識上而以為他人要傷害自己而做出不合法的事情,所以,在對當事人處罰的上面也會合理的給予相應的刑法,如果當事人主動認識錯誤,也是有從輕處罰的可能性。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當事人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什么是假想防衛 事前防衛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期說沒做什么工作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1-01-12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能否作為被告
2020-12-25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上班路上被車撞傷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嗎
2021-03-24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拍賣的房子有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7土地流轉農民入股合同怎么寫
2020-11-20拆遷補償協議審批是多長時間
2020-11-20拆遷補償的宅基地能轉賣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