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憲法規定土地使用權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條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也都屬于國家所有;第十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除外;從上述規定我們可以明確以下幾點:
(1)國農村的土地全部實行公有制。
(2)村土地公有制的形式分為全民所有和勞動人民集體所有兩種。
(3)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并不全屬于集體所有。有的屬于國家所有,有的屬于集體所有,除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
(4)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禁止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目前,我國農村的土地集體所有制是在20世紀50年代,隨著農村社會主義改造而進行的合作化運動,以及后來的人民公社化逐步形成的。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農村改革,實行土地承包到戶,家庭經營,是農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調整,盡管集體所有制的性質沒有變,但土地的權能開始分解,土地的管理、使用制度發生重大變化,有著明顯的中國特色。
二、國有土地使用權人的權利有哪些?
1、使用土地
這是指土地使用權人為建造或保存建筑物及其工作物而使用土地。使用土地是土地使用權的最主要內容。但是,這里的使用不是任意使用,其必須在設定土地使用權所限定的目的范圍內進行。一般來說,這一目的范圍即指土地的用途范圍。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土地使用者需要改變所使用土地用途的,必須取得土地所有者和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否則,土地使用者不得改變該土地用途范圍。
土地使用權人為了實現使用土地的目的,必須以占有土地為前提。因此,土地使用權人亦受占有之保護,并依此享有物上請求權。
2、處分土地使用權
這是指土地使用權人可依其意志轉讓、抵押和出租土地使用權。只要土地使用權人轉讓、抵押和出租土地使用權符合法定條件,該處分行為即為有效。這里須特別注意劃撥土地使用權人與出讓土地使用權人在行使該權利時所受的限制有所不同。
3、獲取土地收益
這是指依出讓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以及以繼受方式取得該土地使用權的權利人開發、利用、經營土地所獲得的利益。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文件,凡依出讓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以及以繼承方式取得該土地使用權的權利人不僅可以自己占有使用土地,而且還可以通過開發、利用、經營活動獲取收益。由于土地是一種特殊的財產,極易形成壟斷價格,因此,一些國家和地區對土地產權人開發、利用和經營土地所取得的收益,便加以多種限制。這些限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土地價格加以限制。例如:日本從1970年開始實行一種旨在控制土地交易價格的官方公開價格即公示地價制度;韓國也于1972年開始確立了基準價制度;我國臺灣地區一直實行土地“公告現值”和“公示地價”制度等。二是對土地征收轉讓收益稅和產權稅。盡管一些國家和地區有關這類稅種各不相同,但都是為了對土地產權人的收益加以限制。目前,我國一些地區亦開始實行地價公示制度,這一方面在于防止國有土地收益流失,另一方面,也在于制止土地投機。與此同時,國家也頒布了《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以及其他房地產稅費規定,旨在對土地使用人的收益加以限制。我國現行法律文件僅允許劃撥土地使用權人自己占有使用土地,如果其利用該土地使用權從事開發經營活動,并產生了土地收益,該收益則只能由土地所有者享有。
4、取回地上物和獲得有關費用之補償
土地使用權人在土地使用權消滅時,是否可以取回地上物和獲得有益費用之補償,目前有兩種不同看法。我國《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由國家無償取得”(第40條)。一些學者對此有不同看法,認為土地使用權人投資于土地所形成的財產應當歸土地使用權人所有,國家不能無償收回,否則,這是與我國《憲法》、《民法通則》規定的基本原則相矛盾,不利于土地的開發和利用,影響土地使用權人對土地的投資,阻礙吸收外資工作,也必須導致對土地上的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的破壞行為。一些學者在評述我國《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的上述規定時,認為這是采用國際慣例作法。這實在是一種誤解。實際上,有關地上權消滅之后,地上權人對地上之物及有關費用是否可以取回或獲得相應補償的問題,許多國家和地區一般都采用肯定的規定。
土地使用權證需要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憲法當中是對土地所有權的明確規定,當下我國的土地政策其實就是分為城鎮國有土地和農村集體土地兩種的。憲法的覆蓋范圍非常的廣泛,所以在憲法當中只是簡明扼要的,為我國的土地管理法奠定了明確的法律依據,具體的政策不在憲法中。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可以贈予嗎
2021-03-19公安偵查階段有幾個月
2021-01-20打擊危害公共衛生罪的主體是什么
2020-12-06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未做約定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3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條件
2020-12-29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對被保險人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存在爭議引發保險糾紛怎么辦
2021-01-18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事故理賠有“竅門”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