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1)訂立合同主體不合格,表現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認的,該合同無效;代理人不合格且相對人有過失而成立的合同,該合同無效;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且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該合同無效。
(2)訂立合同內容不合法,表現為:
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
②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無效;
③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三人利益的合同,無效;
④以合法形掩蓋非法目的合同,無效。
(3)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 即意思表示有瑕疵,如: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無效。
2、部分無效合同部分無效合同是指合同的部分內容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的其余部分內容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3、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二、土地所有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條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也都屬于國家所有;第十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除外;從上述規定我們可以明確以下幾點:
(1)國農村的土地全部實行公有制。
(2)村土地公有制的形式分為全民所有和勞動人民集體所有兩種。
(3)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并不全屬于集體所有。有的屬于國家所有,有的屬于集體所有,除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
(4)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禁止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目前,我國農村的土地集體所有制是在20世紀50年代,隨著農村社會主義改造而進行的合作化運動,以及后來的人民公社化逐步形成的。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農村改革,實行土地承包到戶,家庭經營,是農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調整,盡管集體所有制的性質沒有變,但土地的權能開始分解,土地的管理、使用制度發生重大變化,有著明顯的中國特色。
城鎮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是不一樣的,國有城鎮土地的所有權在何時何地都是屬于國家的,短期之內我國對土地所有權方面的政策是不會發生任何的變動的。如果在土地使用權合同當中有約定,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同時也擁有了國有土地的所有權,這樣的約定根本就是無效的。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有什么
2020-11-26存款證明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19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交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