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搖撞騙的定義是什么?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規(guī)定,招搖撞騙罪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非國家工作人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均可構成本罪。
二、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對社會的正常管理活動。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的行為。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規(guī)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冒充行為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人員;二是此種國家機關人員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職務低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職務高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是指以假冒的身份進行炫耀、欺騙,關鍵在于“騙”,如騙取金錢、愛情、職位、榮譽等,從而獲得非法利益。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4、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其目的是為了謀取非法利益。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損害國民對國家機關的信賴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
三、與敲詐勒索罪的界限
兩者的區(qū)別在于:
(1)前罪是以“騙”為特征的,被害人在受騙后往往是“自愿”交出財物或出讓其他合法權益;而后罪,雖然也有“詐”的成份,但卻是以“恫嚇”被害人為特征,即對財物的持有者施以恫嚇,造成其精神上的恐懼,出于無奈,被迫交出財物而出讓其他合法權益。這是兩者最主要的區(qū)別。
(2)前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管理秩序,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的活動,其直接侵犯的不僅可能是財產權,也可能是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其他合法權益;而后罪侵犯的客體只能是公私財產所有權。
在近幾年中也是會有不少的犯罪分子利用冒充公職人員或者是軍人的身份進行招搖撞騙的行為,此類的違法行為也是與詐騙罪有所區(qū)分,因為詐騙罪只是會危害到公民的公私財物,那么招搖撞騙罪不僅會危害到公私財物同時也是會危害到公民的情感,所以在處罰時也是有所區(qū)分。
招搖撞騙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招搖撞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遷評估大約評估幾次
2021-03-21泄露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13飼養(yǎng)動物損害到他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28事業(yè)退休人員違法犯罪如何處罰
2021-01-25房屋轉租糾紛如何處理
2021-03-07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放棄贍養(yǎng)是否可以免除贍養(yǎng)義務
2021-01-26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查封、扣押期限的規(guī)定
2020-11-15被執(zhí)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企業(yè)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學生在學校發(fā)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勞動合同的效力的具體內容
2021-01-23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