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有哪些
國有土地使用權取得的方式有出讓,劃撥和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是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的年限內出讓給我國公民,出讓的辦法包括簽訂協議,招標或者是拍賣,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都是人民政府用地,轉讓的話是公民之間對已經獲得的土地使用權的的相互轉讓。
主要有:出讓、劃撥、轉讓。
對城鎮國家所有的土地,我國按照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原則,實行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制度,對城鎮國有土地,公民可以通過下列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
1、通過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的行為,出讓的具體辦法有協議出讓、招標和拍賣三種。公民可以依法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受讓人,通過協議、招標或拍賣的方式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交納土地出讓金,獲得土地使用權。
2、通過土地使用權劃撥的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公民可以提出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申請。通過劃撥的方式獲取的土地使用權沒有期限的限制,土地使用權人可以無限期的使用。
3、通過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方法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在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后,劃撥的土地使用權經批準辦理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并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都可以進行轉讓。公民通過轉讓的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根據法律規定,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隨之轉讓,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也隨之轉讓
二、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使用年限
根據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居住用地70年;
工業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年限為50年;
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
倉儲用地5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綜合上面所說的,想要取得國有土地的使用權主要有以上的三種方式,各種方式的規定都是有所不同的,可以詳細了解自己對應的方式,而劃撥的方式可以知道這種形式不用支付任何的土地使用費,而且在使用年限上也與其他不同。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的流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簽勞動合同賠償
2020-12-15法院變賣不掉房產如何折價抵債
2020-11-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如何確定管轄的復函
2020-12-21有過工傷的是不能再辭退嗎
2020-11-14國有金融資本是指什么
2020-11-24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多子女家庭財產繼承怎么分配呢
2020-12-24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爺爺給孫子投保 為何不能領取保險金
2021-01-1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嗎
2020-11-11土地出讓年限有什么規定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