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依據刑法規定,正當防衛行為的實施必須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之時,“正在進行”一般理解為不法侵害已經開始,但是尚未結束。
何謂已經開始,在法律界存在眾多不同見解,如“現場說”“臨近說”“著手說”等。
(1)“現場說”強調以不法侵害人進入到現場為標準來作為不法行為的開始標準,但行為人進入了現場到實施犯罪行為,需要一定的時間間隔,而且我們很難判斷行為人究竟是要實施犯罪還是其他,而此時任由防衛人主觀臆斷不法行為人已經進入現場,就實施所謂的正當防衛,很容易引起正當防衛的濫用,似乎不太合適。因此,該說側重保護了防衛人利益,但忽視了不法侵害人的一些的權利,有其不合理性。
(2)“臨近說”強調要直接面臨不法侵害人時才可以開始防衛行為,這是不利于保護防衛人利益的,可能等到直接面臨時,往往會來不及防衛就已經遭受侵害了,此時,在時間要求上過于苛刻,不利于正當防衛的實施。
(3)“著手說”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有時難以認定怎樣才算著手,而且對于一些突發性的犯罪,往往從著手到行為的結束需要的時間很短暫,而此時要求犯罪人開始著手才實施防衛行為,最大的問題就是可能使防衛不到位,不利于對被侵害法益的充分保護,似乎不妥。而且,對于“著手”本身,在刑法學界的爭論甚大,如何認定著手,本身即是一個問題。只有在那些有預謀的,有計劃的故意犯罪中采取著手說比較適宜。
(4)“綜合說”恰好解決了上述觀點的不足之處,即原則上以行為人著手實施犯罪行為作為不法行為開始的標準,但當合法權益面臨被侵犯的緊急危險時,可以采取防衛行為。這既有利于充分保障防衛者的利益,同時也兼顧了不法侵害人的一些應有利益,因此比較合理。
正當防衛限度條件
我國現行《刑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由此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是: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否則就是防衛過當。但在學界和司法實務中對什么是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什么是造成重大損害,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損害這二者的關系如何都存在重大分爭。
如何確定和理解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有三種不同的學說?!盎颈匾f”認為,防衛行為同不法行為相比較,在手段、強度、后果、性質等方面要基本相適應,即要求二者完全相適應,方可滿足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否則構成防衛過當,承擔刑事責任。“必需說”認為,防衛行為足以制止不法侵害為必要限度,只要是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要,無論對不法行為人造成的損害輕重,均不認為是防衛過當?!靶枰f”認為,要認定防衛行為是否過當,應該以該行為是否有利于支持和鼓勵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需要為原則,只要防衛人認為有此需要,無論其實施什么樣的防衛行為,均可認為是適當的,都成立正當防衛。
依據現行刑法對此問題的規定,我們看出“必需說”不僅與現行刑事立法相吻合,而且經過司法實踐的長期檢驗也是完全正確的,該說對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進行了充分的考量,權衡各方利益,既有利于打擊犯罪,也考慮到了對不法行為人的合法權益的保護。當然在此仍然存在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即判斷認為是足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
所以,在司法實踐中,要正確判斷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標準是:
(1)為了避免較輕的不法侵害,不允許防衛行為造成更加嚴重的危害后果;
(2)對于沒有明顯危急人身、財產等重大利益的不法侵害行為,不允許采取造成重傷等手段對不法行為人進行防衛;
(3)能夠用較緩和的手段進行有效的防衛之情況下,不允許用激烈手段進行防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區收費停車場被盜無監控如何維權
2021-02-01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車禍四級傷殘得五級傷殘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23交通事故無法認定如何賠償
2021-03-26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破產人無財產可供分配了該怎么辦
2020-12-16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校方責任險責任認定案例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