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權變更的種類有哪些?
土地使用證分為農村集體使用證(包括宅基地),國有劃撥土地使用證,國有出讓土地使用證。劃撥土地只是給原用地的單位進行了土地和安置補償,沒有向國家繳納出讓金等費用,屬于政府無償劃撥給你使用。主要特點是無期限使用。根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記辦法》的相關規定,土地使用類型只有土地劃撥和土地出讓兩種形式。
1.土地證,是土地所有者或者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法律依據。繳納的土地證過戶費用:契稅1.5%,印花稅5‰,如果是從中介買房,需付給中介代理費1%,另外如果需要貸款,還要支付銀行的貸款費用,包括律師費評估費等。
2.領取房產證以后辦理土地證,如果土地是劃撥的,還要繳納土地轉讓金(當地政府確定的地價的3%),若土地是轉讓的,就不須繳納,此外都是零星費用。
二、土地出讓的方式
1.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此可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基本形式:
(1)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2.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 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有三種,即協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
土地使用權的種類是隨著土地使用類型和土地開發利用的相關情況來認定的,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土地使用類型所經濟的土地開發是不一樣的,涉及到城市土地的開發利用,一般是建設商品房等,是可以以商品形式進行合法的銷售的,而農村集體土地則只能進行合法的開發附著物生產等用途。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連鎖加盟的一些陷阱
2021-03-22附條件不起訴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23申請人如何申報工傷
2020-11-29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車禍造成人身受傷要怎么進行傷殘鑒定
2021-01-19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集體土地出讓合同范本
2020-12-17土地出讓金的是什么,土地出讓金的返還方式有哪些
2020-11-13拆遷安置時,村集體獲得的賠償如何分配
2021-02-05農村空閑宅基地遇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