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如何審批?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一般分為前期準備、整理開發、入市交易、項目建設四個階段。鄉鎮統籌各村集體經濟組織,組建集體所有制性質的鎮土地股份聯營公司,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與其他企業組成項目公司,共同規劃、開發、利用集體產業用地,穩步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使用集體土地興辦鄉(鎮)村公益事業和公共設施,經所在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后,可依法確定使用單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鄉鎮企業用地和其他經依法批準用于非住宅建設的集體土地,至今仍繼續使用的,經所在農民集體同意,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后,依法確定使用單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
二、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方式有哪些?
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征地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范圍,減少非公益性用地劃撥。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二級市場。
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直接轉讓、出租土地使用權;
2、農村房屋產權人轉讓、出租房產時,連帶轉讓、出租土地使用權;
3、鄉村企業的兼并、改制過程中涉及集體土地轉讓、出租;
4、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聯營等形式新辦企業;
5、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使用權合作的方式開發項目;
6、經征用、補辦為國有土地并輸轉讓、出租;
7、由于企業破產清算或債權債務因素,經司法裁定發生流轉。推行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有利于農村經濟改革的深化,有利于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完善。
綜上所述,在農村設立企業,經常要用到集體建設用地。在我國,企業只有使用權,因此,需要到鄉鎮土地部門提出用地要求,提供所需材料。鄉鎮部門審核后做出批準,符合條件的出具建設用地土地使用證。集體土地一般情況下不能用于非農建設。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集體土地承包權將不得流轉
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安置訴訟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2021-01-28業委會構成職務侵占的主體嗎
2021-03-12未成年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2021-01-21抵押權是擔保權嗎
2020-12-21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保險理賠的理賠程序內容是哪些
2021-01-17公眾責任保險費用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