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務的發生依據,實踐中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由法律、法規授權,二是由國家機關委托授權。
法律、法規授權,是指立法機關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在該法律法規中明確將國家某項職權(實踐中主要為行政管理職權)賦予某一組織行使。首先,法律包括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其次,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中央和地方政府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于憲法和基本法律對國家機構及相應的職權都有明確的規定,現實中的法律法規授權,主要包括非基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以及中央和地方規章等授權形式。
國家機關委托授權,是指國家機關將其部分職權委托某一組織或者個人行使。因立法權、司法權、軍事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權和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權的權力特殊性,一般不發生授權委托。實踐中授權委托主體主要是行政機關,其將部分或某項行政管理權委托某一組織或個人行使。委托組織行使的形式,一種是通過口頭或簽訂委托合同將某項或部分行政管理職權委托某一組織,甚至是個人行使;另一種就是由委托機關通過設立國有事業單位,將某項或部分行政管理職權委托該國有事業單位行使。
根據2011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規定,下一步將按照國有事業單位承擔的社會功能不同進行改革和清理,將現有的國有事業單位按照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的三個類別進行改革劃分。
對于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逐步將其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于該類國有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從事公務發生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應依照刑法第九章瀆職罪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
對于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國有事業單位,其工作人員從事公務發生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應依照刑法第168條規定,以國有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濫用職權罪或刑法分則其他相關罪名追究其刑事責任。
對于從事公益服務的國有事業單位,因其職責任務和資源配置方式較為復雜,對其國家工作人員從事公務發生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應根據公務內容、公務的發生依據進行認定和處理。
對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從事公務發生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應依照刑法第九章瀆職罪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您咨詢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證書認證程序是什么
2020-12-13域名轉讓以后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2020-12-15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施工中車輛碰撞保險賠償嗎
2021-02-13轉讓廠房建筑所占的土地轉讓協議是否無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