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充和尚招搖撞騙的怎么處罰?
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招搖撞騙罪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非國家工作人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均可構成本罪。
二、招搖撞騙罪的特征是什么?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對社會的正常管理活動。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的行為。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4、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其目的是為了謀取非法利益。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國民對國家機關的信賴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
三、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界限是什么?
兩者都表現為欺騙行為,而且招搖撞騙罪也可以如詐騙罪那樣騙取財物,因而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侵害的客體不同。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僅限于公私財產權利。
(2)行為手段不同。招搖撞騙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詐騙罪的手段并無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和方式進行。
(3)犯罪的主觀目的不同。詐騙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財物;而招搖撞騙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內容較詐騙罪的目的廣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占有。
(4)構成犯罪有無數額限制的不同。只有詐騙數額較大以上的公私財物的,才可構成詐騙罪;而法律對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罪的構成并無數額較大的要求,這是因為,這種犯罪未必一定表現為詐騙財物,而有可能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首先和集中地表現為由特定的犯罪手段所決定的對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的破壞。
行為人實施招搖撞騙行為侵犯國家機關的聲譽的,就可以構成招搖撞騙罪,因為招搖撞騙罪是行為犯罪,不像是詐騙罪和盜竊罪,行為人非法獲得的財物的數額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額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達到的,只能由公安機關進行拘留和罰款。
招搖撞騙罪情節嚴重的幾種情形
招搖撞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招搖撞騙罪是如何認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討薪難,原因為何
2020-12-12簽訂代理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05創傷性關節炎能評殘嗎
2020-11-14請求交通賠償需準備的材料
2021-01-03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