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險詐騙罪的行為表現是什么
保險詐騙的行為方式有以下五種:
(1)財產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保險標的是指作為保險對象的物質財富及其有關利益、人的生命、健康或有關利益。故意虛構保險標的是指在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時,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保險對象。以為日后編造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
(2)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的。保險合同約定保險人只對因保險責任范圍內的原因引起的保險事故承擔賠償責任,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隱瞞發生保險事故的真實原因或者將非保險責任范圍內的原因謊稱為保險責任范圍內的原因以便騙取保險金;對確已發生保險事故造成損失的。則故意夸大損失的程度以便騙取額外的保險金。
(3)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4)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這是指在保險合同期內,人為地制造保險事故,造成財產損失,以便騙取保險金。
(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的。這是指在人身保險中,為騙取保險金,制造賠償條件,故意采用不法手段,造成被保險人的傷亡或疾病。行為人具備上述五種行為方式之一,騙取保險金數額較大的,構成保險詐騙罪。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0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
二、保險詐騙罪認定具體如下:
1.劃清保險詐騙罪與非罪行為的界限。關鍵在于騙取保險金的數額是否達到了較大,未達較大數額,可按一般的違反保險法的行為處理,達到較大數額構成保險詐騙罪。
2.認定保險詐騙罪中涉及有關犯罪的問題。實施保險詐騙活動,故意以縱火、殺人、傷害、傳播傳染病、虐待、遺棄等行為方式制造財產損失、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的結果,騙取保險金的,依照《刑法》第198條第2款規定,按數罪并罰處罰,如放火罪與保險詐騙罪并罰,故意殺人罪與保險詐騙罪并罰,故意傷害罪與保險詐騙罪并罰,等等。
我們發現,構成保險詐騙罪除了要有相應的保險詐騙行為外,對詐騙的數額也是有要求的。那是不是只要實施保險詐騙行為,但數額沒有達到立案標準,就不能認定構成犯罪呢?此時只能說可能不構成保險詐騙罪,但對于一般的詐騙罪,還是有可能構成的,這還是需要結合詐騙的具體數額確定。
保險詐騙罪的數額標準是多少
怎樣認定保險詐騙罪的對象
保險詐騙罪與非罪的界限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罰金去哪里交
2020-12-12房地產開發法律顧問合同
2021-02-02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倉單質押融資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9個人合伙企業中合伙人對內責任怎么認定
2021-02-16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