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閔行區各級黨政組織不斷加大了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工作力度,貪污賄賂等腐敗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從賄賂犯罪查處情況看,案件的數量和比例仍然相當高,危害也較為嚴重,且防控的難度較大。一、賄賂犯罪基本情況1、賄賂犯罪案件所占的比例高。2006—2008年,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案件76件,其中,賄賂案件61件,占立案總數的80.3%。可見,賄賂案件呈現高發態勢,成為閔行區有效遏止腐敗高發的一個難點。2、黨員干部犯罪比例高。2006年21件賄賂案件中,黨員有10人,占總人數的47.6%;2007年20件賄賂案件中,黨員有11人,占總人數的55%;2008年19件賄賂案件中,黨員有11人,占總人數的57.9%。三年中,立案偵查賄賂犯罪要案10件,占賄賂案件的16.4%;大專以上文化程度37人,占60.7%。數據表明,黨員干部賄賂犯罪的比例相當高,影響了黨員干部在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3、窩案、串案突出。三年中,共立案偵查賄賂案件61件,窩案、串案就有10批次,51件,占總數61件的83.6%。4、犯罪手法更趨隱蔽。一是打著各種公開的、合法的旗號掩蓋賄賂之實;二是鉆法律空子,打擦邊球;三是善于包裝自己,掩飾罪行。二、賄賂犯罪的主要誘發因素(一)監管不力,法律、制度形同虛設。一是制度成了擺設,由于守法、守規的意識淡薄,少數執法者不執法,守法者不守法,致使法律、制度形同虛設。二是監管機構形同虛設,監管人員依然存在“怕得罪人、做老好人”的陋習。三是對違法違紀現象視而不見,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對發現的違紀現象,要么不及時查處,要么查處不到位,要么處理不嚴格等,使得“違法違紀必究”原則大打折扣。四是權力過度集中,班子成員、監管人員怕承擔風險,監督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強等等,這些都是引發賄賂犯罪的重要原因。(二)行賄現象普遍,行賄行為猖獗。表現之一:賄賂過程中行賄者更為主動。案件顯示,幾乎所有受賄者的第一次受賄都是行賄者主動行賄的,不少人也都有過拒絕賄賂的經歷,但是最終還是在行賄者的密集攻勢下被拉下了水。表現之二:行賄現象已滲透于社會的各個領域。在有權力行使的環節或領域,特別是可能帶來巨大利益的熱點行業或領域中,很難不出現行賄的案例。表現之三:行賄已成為相當部分人經營活動的主要內容,請客吃飯,陪玩送禮,成為主要“業務活動”。表現之四:參與行賄的人員越來越廣泛,法定代表人、公司經理、財務人員、業務代表、甚至中間人,都可以成為行賄參與人。表現之五:行賄方式呈現多樣化。(三)價值錯位與心理失衡。從思想根源來看,賄賂犯罪的滋生源于行為人價值觀念的錯位。把公共權力視為私人特權,把個人利益凌駕于國家和人民利益之上,在外界的各種誘惑之下,價值錯位必然導致行為人的貪欲膨脹和心理失衡,從而造成行為“出軌”。常見的錯誤心理有:(1)吃虧補償心理。一些公職人員看到別人發財,就覺得自己吃虧,“我辛辛苦苦幾十年還不如人家搞一年”,從而產生了以權謀私,趁勢“撈一把”的心理。(2)人之常情心理。中國傳統文化中,人情主義、“面子文化”根深蒂固,而人情化和關系網很容易使人喪失原則,不少公職人員正是在“人之常情”、“情面難卻”等心理驅動下而喪失心理防線的。(3)法不責眾心理。“法不責眾”意識在傳統法制文化中由來已久,它在某種程度上為腐敗分子提供了一個心理保護層,同時在客觀上也成為反腐敗的心理障礙。目前,“集體腐敗”成為職務犯罪的一種新動向,其實質就是行為人期望通過所謂“集體決策”來分散違法犯罪的責任以逃避懲罰。三、懲防對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未提前一個月通知辭職如何處罰
2021-01-16土地管理法有哪些內容
2021-03-18公安警察能否與外國人結婚,其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已經質押的股權還能做抵押嗎
2021-01-17商標權域名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09行政處罰限制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01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去拘留所探視要帶什么手續拘留所
2020-12-08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