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又是一種最具多發性的犯罪。說它多發是因為它在貪污賄賂犯罪中,發案率最高。說它古老,是因為它在古代社會就有的犯罪。這種犯罪不但是我國刑法打擊的重點,而且黨和政府制定的刑事政策學也非常重視對其的打擊和預防,有時甚至將受賄現象進行專項治理。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行,對于這種犯罪的手段越來越狡猾,但我國的刑法和相應的司法解釋對于其規定的又比較少,這就為司法、執法造成了很大的難度。在受賄罪的構成要件中,其主觀要件一直是一個受到忽視的方面。作為受賄罪構成要件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觀要件在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值得的深入研究的價值。受賄罪的主觀要件,是行為人利用職務便利取得賄賂的主觀心理態度,是追求行為人刑事責任的主觀基礎,對于這個問題的研究有助于我們在形形色色,手段不斷變化的受賄犯罪面前,正確的區分罪與非最,并根據主觀惡性程度處以程度不同的刑罰,以保證定性準確、量刑適當。
一、受賄罪主觀方面的基本內容
受賄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明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是違法的,卻故意而為之。受賄罪的主觀方面為直接故意,不管在理論界還是司法實務過程中,已經達成共識。按照學界的通說,受賄罪的主觀方面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認識因素和意志因素。就認識因素而言,主要值的是受賄人認識到自己的鎖收受或者索取的財務為賄賂財務,并且利用自己的職權為行賄人謀取不當的利益屬于違法范疇。就意識因素而言,主要指的是受賄人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且有實施職務行為回報的犯意。例如受賄人僅僅收取財物,而沒有實施職務行為為他人謀取利益,則不夠成受賄罪,但可以構成其他的犯罪。相反,受賄人雖有實施職務行為以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故意,但并沒有無索取或著收受他人賄賂的意圖,也不能構成受賄罪的故意,因此受賄罪的直接故意包括兩個方面,缺一不可。
二、有關受賄罪主觀方面的爭議
(一)對受賄罪中的“為他人謀取利益”的界定
我國1979年刑法并未對“為他人謀取利益”作出具體的規定,同時也沒有立法和司法機關也未出臺有關的司法解釋,為司法實務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198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補充規定》規定:“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至此,“為他人謀取利益的”在法律上有了依據。同時,1997年刑法第385條也規定了“為他人謀取利益”為受賄罪的評價條件。對于“為他人謀取利益”屬于受賄罪的主觀要件還是客觀要件,則一直是理論界、司法實務界爭論不休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有兩種具體的觀點:(1)客觀要件說。認為“為他人謀取利益”是受賄罪的客觀要件,即行為人必須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2)主觀要件說。認為“為他人謀取利益,只是行賄人與受賄人之間貨幣與權力互相交換達成的一種默契。就行賄人來說,是對受賄人的一種要求;就受賄人來說,是對行賄人的一種許諾或曰答應。”①因此,為他人謀取利益只是受賄人的一種心理態度,屬于受賄罪的主觀要件。筆者同意主觀要件說,理由如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打官司需要收集哪些證據,第一時間需要做什么
2020-11-27行政復議中申請人應該承擔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08單位讓員工停職是什么意思
2020-11-27婚前借款買房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2-15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