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私存的法律規(guī)定
公款“私存私放”的定性依據(jù):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財政部、審計署、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清理檢查‘小金庫’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1995】第29號第一條:凡違反國家財經法規(guī)及其他有關規(guī)定,侵占、截留國家和單位收入,未列入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帳內或未納入預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項資金,均屬小金庫。
公款“私存私放”的處理處罰依據(jù):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財政部、審計署、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清理檢查‘小金庫’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1995】第29號第三條:對清查出的“小金庫”資金,按照“自查從寬,被查從嚴”的原則進行處理。凡自清自查出的資金,要如數(shù)轉入單位財務帳內,按照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單獨計算交納流轉稅、所得稅或全額上交財政。
《財政違法行為處理處罰條例》第十七條:單位和個人違反財務管理的規(guī)定,私存私放財政資金或者其他公款的,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追回私存私放的資金,沒收違法所得。對單位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公務員的,還應當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三條對被審計單位違反國家規(guī)定的財務收支行為由審計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通報批評,依照本條例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對違法取得的資產作出處理;有違法所得的,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于有財政違法行為的單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處理:《財政違法行為處理處罰條例》第二條……有財政違法行為的單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及有財政違法行為的個人,屬于國家公務員的,由監(jiān)察機關及其派出機構(以下統(tǒng)稱監(jiān)察機關)或者任免機關依照人事管理權限,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對于違反財經紀律行為的處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十一章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第一百一十三條:隱瞞、截留、坐支應當上交國家的財政收入的,對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嚴重警告處分;情節(jié)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將隱瞞、截留款合伙私分的,對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規(guī)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直至開除黨籍。第一百一十七條:以個人名義存儲公款的,追究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情節(jié)較輕的,給予警告處分;情節(jié)較重的,給予嚴重警告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第一百一十九條:違反有關規(guī)定擅自開設銀行賬戶的,對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嚴重警告處分;情節(jié)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第一百二十六條在財經方面有其他違紀違法行為,情節(jié)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jié)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挪用公款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公共財產的所有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國家的財經管理制度。挪用公款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公款的使用權,同時行為人挪用公款后必然占有,有的還因此獲得收益。而所有權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四種相互聯(lián)系又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權能,因此對所有權權能的侵犯也必然是對所有權的侵犯。所有權被侵犯并不意味著所有權轉移。根據(jù)中國《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取得所有權必須依照法律規(guī)定,因此,從這一法律意義上講,任何財產犯罪實際上都不可能真正取得所有權,挪用公款罪與貪污一樣都侵犯了財產所有權,不同之處只是在于所有權被侵犯的程度不同而已。同時,正因為挪用公款罪直接侵犯了公款的使用權,而這是違反國家財經管理制度中的公款使用制度的,因而它又侵犯了國家財經管理制度。但是,由于挪用公款侵犯的主要客體是國家公共財產所有權,挪用公款罪所侵犯的客體包括:一是國有財產的所有權;二是勞動群眾集體財產的所有權;三是用于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yè)的社會捐助或專項基金的財產的所有權;四是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集體企業(yè)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運輸中的私人財產的所有權;五是非國有公司、企業(yè)以及其他非國有單位資金的所有權;六是非國有金融機構中客戶資金的所有權,其中,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對象,既包括當然的公共資金款項,也包括擬定的公共資金款項。
本罪侵犯的對象主要是公款。這既包括國家、集體所有的貨幣資金,也包括由國家管理、使用、運輸、匯兌與儲存過程中的私人所有的貨幣。在國有企業(yè)、公司中,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挪用該企業(yè)、公司的財物,屬于侵犯了公共財物的所有權。在中外合資、合作、股份制公司、企業(yè)中,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挪用上述公司、企業(yè)的資金,也應屬于侵犯公共財物所有權。根據(jù)本法第384條的規(guī)定,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yōu)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要按挪用公款罪從重處罰,因此這些特定的公款、公物可以成為本罪的對象。挪用公物歸個人使用,一般應由主管部門按政紀處理,情節(jié)嚴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折價按挪用公款罪處罰。因而一般的公物也可以成為本罪的對象。
廣義的公款,是指公共款項、國有款項和特定款物以及非國有單位(金融機構)和客戶資金的統(tǒng)稱。既具有當然的公共財產特性,也具有擬定的公共財產的特性。其中,公共款項,就是為公共所有的資金款項;國有款項,是指為國家所有的資金款項;特定款物,是指專門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yōu)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它既可以為國家所有,也可以為勞動群眾集體組織所有,還可以為社會公益組織所有;非國有單位資金,是指非國有公司、企業(yè)和其他非國有單位所有的資金;客戶資金,是指金融機構客戶所有的資金。因此,廣義的公款不僅包括公共資金款項和國有資金款項,而且還包括特定財物和非國有單位、客戶資金。所謂狹義的公款,專指公共所有的資金款項。包括國有的資金款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資金款項或用于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yè)的社會捐助專項基金。該類公款只具有當然的公共財產特性。
并非所有的挪用公款行為都構成犯罪。因此,認定挪用公款罪與非罪界限的關鍵,是看該挪用公款行為,是否屬于法定的挪用公款罪范圍。具體來說,是看該行為是否屬于下列法定的挪用公款而構成犯罪的行為范圍,除此范圍之外的其他挪用公款行為,應視為挪用公款的一般違法行為。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yè)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個體戶要預審多久
2021-03-01交通事故法院調解還要付律師費嗎
2020-11-22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jù)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jù)的有效性
2020-12-03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2020-11-15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離婚后撫養(yǎng)費標準
2021-02-09私立醫(yī)院產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2-27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對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