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和挪用資金的區別
挪用公款罪與挪用資金罪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區別。
第一,犯罪主體不同:前者是國家工作人員;后者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工作人員,屬于非國家工作人員。
第二,犯罪客體不同:前者的客體是國家公共財產的管理制度;后者的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產管理制度。
第三,量刑不同:前者量刑重,最高可判無期徒刑;后者量刑輕,最高可判10年徒刑。
第四,管轄不同:前者由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后者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當然兩者也有相同點,如犯罪的主觀方面相同,都是故意;犯罪的客觀方面也基本相同。應當注意的是: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款行為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定,按照挪用公款罪定罪處罰,不能定為挪用資金罪。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如果發現挪用公款罪線索,則向檢察機關移送;如果發現挪用資金罪線索,則向公安機關移送。
挪用公款的特點
具體言之,挪用公款罪在主觀方面有以下特點:
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
即行為人未經批準或許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許可或間接明示的默許),違反規章制度私自動用公款。其中,規章制度具有廣泛性,因此,挪用的非法性具有兩層含義:一是故意違反有關公款管理的規章制度,二是故意違反有關公款使用的規章制度,未經合法批準、許可。
挪用的本意
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為目的是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為的目的包括: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2)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
(3)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
擅自借用的特性
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準備歸還,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即便挪用后而不能歸還,也不是出于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為人意志之外的客觀原因造成的。因此,司法實踐中,在認定挪用公款罪的主觀方面時,可把握以下幾點:是否明知是公款;是否故意非法使用;是否只是想暫時挪用;是否準備以后歸還。當挪用人與使用人不一致時,如果挪用人不知使用人利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時,只能根據挪用人的明知內容,按照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或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處罰。如果挪用人知道使用人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的,則按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處罰;如果挪用人開始作案后,主觀故意由暫時挪用發展為非法永久占為己有時,無論行為人主觀上是否真的具有非法永久占有公款的目的,也無論這種占有是否已客觀存在,只要超過三個月未還的,就按挪用公款罪論處,而不按貪污罪或侵占罪處罰。因此,挪用公款罪與貪污罪、侵占罪在行為人犯意發展過程中是不同的:挪用公款罪開始為使用公款,后來可能發展為占有:而貪污罪、侵占罪卻始終貫穿占有公款的目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知道,挪用公款和挪用資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犯罪主體不同,犯罪客體不同以及量刑不同和管轄不同。而且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和擅自借用的特性等特點。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有哪些
2021-02-13行政處罰適用的一般時效是多久
2020-12-14職工持股會
2020-12-17怎樣進行著作權注冊
2021-02-04定金與保證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