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開車撞死人兩年后被查
2010年8月19日,時任南沙區黃閣鎮規劃國土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兼任某鎮屬企業法定代表人的何某,駕駛公車去上班,途經番禺大道時將正在進行道路改造的袁某撞倒,致其死亡。何某報了警,警方隨后到場。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何某因為超速和不規范操作,負有主要責任。
事發后,何某賠償給被害人家屬38萬元。受害人家屬發現,何某一直未被追究法律責任,于是向相關部門反映。2012年底,紀檢部門調查證實,何某被追責與番禺公安分局原副局長于某有關。于某稱,因受到番禺區某領導的干預,才未對何某及時立案。2015年12月,于某被廣州中院一審以濫用職權罪判刑1年5個月。
2013年9月,何某被刑拘。因其還涉嫌受賄犯罪,2015年2月南沙區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和受賄罪判處何某有期徒刑2年。
貪污證據不足法院重判
2015年,南沙法院對該案提起再審。再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何某當時拿單位的錢賠償給受害者家屬,被指貪污公款。
據此前報道,事故發生后,經口頭請示黃閣鎮領導,同意由某公司墊資38萬元給何某,剔除保險等何某尚欠公司23萬元。后來,何某自己出資2萬元,其余款項經領導同意由企業承擔。同年7月,南沙法院以貪污罪判處何某有期徒刑10年。三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1年。何某上訴至廣州中院。廣州中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發回重審。
辯護人**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丁一元提出,何某所做的事項均是經過上級領導的批準,主觀上不存在惡意侵吞公司資金的故意,而且何某只是掛名法人,沒有財務權,客觀上也不可能有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造成侵吞公司資金的結果,不符合貪污罪的構成要件。南沙法院審理后認為,何某未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也未采取欺騙手段騙取領導同意,侵吞單位財產,現有證據不足以認定其構成貪污。4月25日,法院裁定維持2015年2月的判決。
【法律解讀】
挪用公款140萬元,數額巨大,應當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以五千元至一萬元為起點;挪用公款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或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超過三個月未還的,以一萬元至三萬元為起點。如果挪用公款未達到以上標準的,一般可不認為構成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
法律顧問表示,挪用公款要達到一定數額。也要求挪用公款要達到一定時間。這里的數額較大也是以一萬元至三萬元為起點,以15萬元至20萬元為數額巨大的數額起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宜丹律師,河南洛陽人,河南良承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擅長處理合同糾紛、婚姻家事糾紛、追償權糾紛、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等各類民事糾紛案件,法律專業知識扎實,辦案經驗豐富。 本人執業以來,秉著“信譽為本”、“客戶至上”的執業精神,倡導“法理精神和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始終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社會公平正義至上、當事人合法權益至上”的執業追求,在法學專業領域不斷學習,深入研究。力求以學者的嚴謹態度,專家的服務水準,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盡職盡責的法律服務!
購買不良資產需要牌照嗎
2020-12-06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人事代理
2020-12-27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失效
2020-12-31開發公司有拆遷補償協議嗎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