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批捕保釋的程序怎么樣的
1、對于不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2、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對批捕后的犯罪嫌疑人,應當做些什么
1、 公安機關逮捕人的時候,必須出示逮捕證。
逮捕后,應當立即將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羈押。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逮捕后24小時以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于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于經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后的24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檢察院仍應當對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建議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當在10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4、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規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7、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包括逮捕)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如果決定對嫌疑人進行批捕,那么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時需要對嫌疑人家屬進行通知,一般通知不會采取電話或者短信,會是以書面的形式進行通知。如果符合取保候審條件,那么可以辦理取保候審,需要進行繳納一定的保證金才可以辦理取保候審。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批準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院關于擔保法的6個重要疑難問題的司法觀點
2021-01-27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追索權發生地有管轄權嗎
2021-03-02涉臺結婚提交的材料是什么
2020-11-18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承包林地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1-30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該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