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放生屬于違法
根據報道,懷柔森林公安和當地村民耗了不小氣力才將數百只或活或死的狐貍找回來,并且找到了放生的責任人。無獨有偶,就在懷柔放生前幾日,安徽黃山也有人放生了一群狐貍,同樣讓當地人忙活了一陣,把狐貍抓回來。
放生是延續了千年的傳統活動。傳統未變,但生態環境已是滄海桑田,不可同日而語。同樣的放生活動,在傳統上或許只有純粹的精神意涵,但在現代社會,不僅無法實現傳統意義上的美好意愿,反而可能影響到各種利益,造成法律后果和道德風險。
按照我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規定,擅自將(國外或者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引進的野生動物放生于野外或者因管理不當使其逃至野外的,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捕回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以放生狐貍為例,放生者多是購買飼養的狐貍進行放生。那么飼養的狐貍是否屬于此條例中所稱的“野生動物”?對此,各地森林公安的理解不一。如果野生動物相對應于家禽,而不是圈養的動物,那么放生事件中的狐貍即使是飼養的,也應該理解為“野生動物”。因為狐貍并不是我們經常意義上理解的家禽。
既然狐貍屬于條例中所規定的野生動物,那么除非放生的狐貍品種是本地狐貍,否則便違反了這條規定。目前放生者多是購買飼養的狐貍,很可能是從外地乃至海外引進的品種,這一點有待有關部門檢測。
除了放生行為本身有可能違法以外,這個行為造成的違法后果也很明顯。若放生者購買了狐貍供放生,那就屬于這批動物的所有人。若狐貍咬死村民飼養的家禽,造成的損失應由動物所有人負責。所以放生的組織者掏腰包賠償村民,一點也不冤。
實際上,放生者賠償的范圍可能還更大。按照上述條例,在放生事件中,若有村民參與捕回放生動物,那放生者還應補償村民的勞動付出。2012年,在河北一個村里,放生者放歸了數千條蛇,引起村民恐慌,大量村民自發打蛇捕蛇。最終在林業公安部門的協調下,放生者補償村民四萬余元。
一個本以向善驅動的放生活動,如今卻陷入了違法風險和道德困境,既有可能損害他人的合法利益,又有可能像購買貂皮、象牙者一樣,助長非法狩獵行為,這樣的結果讓放生活動嚴重背離了初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月底離職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2-09同伙殺人了自己沒動手怎么判
2021-01-05三胎孕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2-11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吸收合并公司注冊資本怎么處理
2021-03-10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欠錢不還夫妻倆離婚怎么辦
2020-11-25診斷證明是與傷殘鑒定嗎
2021-01-24交通事故自己車輛受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1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嗎
2020-12-25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