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意見:對本案,一是認為楊某的行為構成運輸毒品罪,楊某交代其領取包裹后會按照其男友的指示將包裹交給指定的人,說明這是一種運輸行為,應以運輸毒品罪定罪(未遂):二是認為是其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首先,行為人持有毒品在主觀方面的不可求證性是非法持有毒品罪成立的必要條件,也是和運輸毒品罪區別的重要標志。兩罪的主要區別在于:非法持有毒品罪是運輸毒品罪的補充罪名,只有行為人不以進行運輸毒品犯罪為目的或者作為運輸毒品犯罪的延續而存在時,才能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論處,否則應以運輸毒品罪定罪處罰??梢?,非法持有毒品罪與運輸毒品罪實際上存在一般和特殊的關系,運輸毒品罪在客觀上必然要求表現為非法持有毒品的行為,因此兩罪存在一定的競合關系。
其次,區分非法持有毒品罪和運輸毒品罪不能以是否在運輸環節起獲毒品而確定,而應重點考量行為人“運輸”的目的和意圖。事實上,動態非法持有毒品和運輸毒品在客觀方面雖都存在使毒品產生空間上位移的特征,但行為人的主觀目的和意圖不同,這正是我們區分動態非法持有毒品和運輸毒品的重要標尺:前者的主觀意圖和目的具有不可求證的特點或者無充分證據證實行為人有其他毒品犯罪意圖:而后者的目的明確,就是希望通過運輸行為進行販賣牟利或者幫助他人運輸以實現營利的目的。即只有為了販賣、走私毒品或以其他方式擴散毒品,或者為了幫助他人販賣、走私毒品,或以其他方式擴散毒品而將毒品從甲地帶至乙地的行為才能構成刑法所稱的“運輸”,要認定運輸毒品,必須查明行為人為什么運輸毒品,是為誰運輸毒品,企圖把毒品運送給何地何人等相關證據。應避免將凡是隨身攜帶或者乘坐交通工具將毒品從甲地“運輸”到乙地的行為,均認定為運輸毒品罪。
再次,我國刑法設立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目的是為了在沒有確實證據證明行為人具有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等犯罪故意的情況下,為更有利打擊毒品犯罪行為而使用的一種補漏性罪名。該罪名是毒品犯罪中較為特殊的犯罪形式,在犯罪構成上對行為人主觀故意的內容要求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客觀歸罪的成分。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非法持有毒品應當包含靜態持有如藏有、攜有毒品和動態持有如隨身攜帶毒品,如無證據證明行為人是意圖販賣、走私、運輸毒品,或者為了幫助他人販賣、走私毒品,或以其他方式擴散毒品而將毒品從甲地帶至乙地的,應認定為非法持有毒品罪。本案無法證明楊某具有上述目的,因而應認定為非法持有毒品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死亡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8侵犯個人隱私算什么罪
2020-12-09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網貸多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27著作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
2020-12-08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不同之處
2021-01-17合伙財產的出質限制有哪些
2021-01-27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5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