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辯護律師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解除辯護律師是符合法律規定,因為對于任何一個犯罪的嫌疑人來說,他們都是可以自主的選擇自己的辯護律師的,因為畢竟這是為了自己的維護權益而做進行的,一定的辯護,必須要有這樣的一種信任程度。
犯罪嫌疑人撤銷辯護律師的這件事情是沒有任何的限制的,刑事訴訟案件可以半途更換律師的,被告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律師作為辯護人,可以委托律師也可以與律師解除委托關系;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第三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
二、刑事案件中辯護律師的作用
1、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知識
絕大多數犯罪嫌疑人對法律不了解,甚至是法盲。他們一旦被指涉嫌犯罪,尤其是被限制人身自由以后,往往迫切需要了解與案件有關的法律,需要律師為其提供法律知識。律師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知識,主要是告知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訴訟中的權利義務以及與案件有關的法律規定,并對相關條文進行必要的解釋,解答犯罪嫌疑人提出的其他有關法律問題。
2、為犯罪嫌疑人代理申訴、控告、申請復議
犯罪嫌疑人對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及其工作人員侵犯其人身或財產權利的行為有權提出申訴或控告,但由于法律知識欠缺、文化水平所限、失去人身自由等原因,犯罪嫌疑人自己往往難以行使這些權利,需要律師協助或者代理。此外,犯罪嫌疑人對上述機關駁回回避申請等決定不服,律師還可以為其申請復議。
3、為犯罪嫌疑人申請變更或者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作為犯罪嫌疑人的辯護人,律師如果發現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強制措施不當,有權為犯罪嫌疑人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即申請將拘留、逮捕變更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申請將指定居所監視居住變更為取保候審;發現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當代社會,之所以我們國家規定當事人擁有辯護的權利,就是因為也有可能出現一些冤假錯案,所以此時有一個律師在中間起到一個非常專業的作用的話,就可以避免這樣的一種司法不公正的情況的出現,因此辯護的權利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人可以委托刑事辯護律師
刑事案件中辯護律師能否接觸證人
原檢察院辯護律師回避有這個規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罪男女各判幾年
2021-02-15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常用引用法律條款
2021-01-05量刑時交不了罰金怎么辦
2021-01-05離婚后不帶孩子一方有哪些權利義務
2020-12-09比特幣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2020-12-11借款人去世債務怎么辦
2020-12-30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多少錢,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有限合伙人如何轉讓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
2020-11-27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