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盜竊罪的構成要素是: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侵犯的對象,是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一般是指動產而言,但不動產上之附著物,可與不動產分離的,例如,田地上的農作物,山上的樹木、建筑物上之門窗等,也可以成為本罪的對象。另外,能源如電力、煤氣也可成為本罪的對象。
盜竊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所有權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等權能。這里的所有權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權,但有時也有例外情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的規定:“盜竊違禁品,按盜竊罪處理的,不計數額,根據情節輕重量刑。盜竊違禁品或犯罪分子不法占有的財物也構成盜竊罪。”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具有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所謂竊取,是指行為人違反被害人的意志,將他人占有的財物轉移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單位)占有。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能構成。對主體的修改是對本罪修改的重要內容。依原刑法,已滿14歲不滿16歲的少年犯慣竊罪、重大盜竊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本法取消了此規定。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盜竊罪故意的內容:⑴行為人明確地意識到其盜竊行為的對象是他人所有或占有的財物。行為人只要依據一般的認識能力和社會常識,推知該物為他人所有或占有即可。至于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是誰,并不要求行為人有明確、具體的預見或認識。⑵對盜竊后果的預見。如進入銀行偷保險柜,就意圖盜竊數額巨大或特別巨大的財物。進入博物館就意圖偷文物。這樣的犯意,表明了盜竊犯意圖給社會造成危害的大小,也就表明了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根據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解釋》規定:“盜竊未遂,情節嚴重的,如數額較大的財物或者國家珍貴文物等為盜竊目標的,應當定罪處罰。”非法占有不僅包括自己占有,也包括為第三者或集體占有⑷非法占有不僅包括自己占有,也包括為第三者或集體占有。
以上就是律霸網對盜竊罪的構成要件做出的相關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哺乳期婦女能拘留嗎
2020-12-16解約定金可否有守約方提出
2021-01-23交通事故認定工傷怎么賠償
2021-03-02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對指定管轄不服的怎么辦
2021-03-23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醫療糾紛訴訟的案由包含哪些
2021-01-01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保險法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規定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