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與借貸行為如何區分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借款人由于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帳,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仍屬借貸糾紛,不構成詐騙罪。
詐騙罪會怎么判刑
對于該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詐騙罪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短信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有的時候上面所寫的內容可能和你的困惑有一些出處,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他們會更加完整的為您解答,我們相信你會在律霸網平臺中找到自己的那一份答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激勵,要拿出多少比例合適
2021-01-16把抵押的車賣了是否違法犯罪
2021-03-07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抵押的房子能查封嗎
2020-12-28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保險代理人該怎么應對保險糾紛
2021-02-20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河南新鄉律師 告知義務的范圍的一保險合同糾紛的代理詞
2020-11-11未經村民同意便將礦私自承包給別人違法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