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債不還能找父母要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不能。根據合同法中合同相對性原理的規定,也是道德的要求。債權債務雙方當事人在合同簽訂時就已經明確,事后再追及到其他人身上是不合理的,也沒有法律依據。因此,法院也不會支持債權人這種做法。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僅對合同雙方有約束力,就是只能由當事人還債,父母無還債義務。當然如果父母經濟狀況良好,而當事人目前經濟困難,也可以暫由父母自愿代子償還,待當事人有履行能力時再歸還父母,其他人不能逼迫債務人的父母歸還債務。
合同相對性的內容
主體相對即指合同關系只能發生在特定的主體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具體的說,由于合同關系是僅在特定人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因此只有合同關系當事人之間才能相互提出請求,非合同關系當事人,沒有發生合同上的權利義務關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據合同向合同當事人提出請求或提出訴訟。另外,合同一方當事人只能向另一方當事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和提起訴訟,而不能向與合同無關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及訴訟。
內容相對即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規定以外,只有合同當事人才能享有合同規定的權利,并承擔該合同規定的義務,當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張合同上的權利,更不負擔合同中規定的義務。在雙方合同中,還表現為一方的權利就是另一方的義務,權利義務相互對應,互為因果,呈現出“對流狀態”,權利人的權利須依賴于義務人履行義務的行為才能實現。從合同內容的相對性可以引申出幾個具體規則。一是合同賦予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原則上并不及于第三人,合同規定由當事人承擔的義務,一般也不能對第三人產生拘束力。二是合同當事人無權為他人設定合同上的義務。三是合同權利與義務主要對合同當事人產生約束力,法律的特殊規定即為合同的相對性原則的例外。
責任相對違反合同的責任的相對性的內容包含三個方面:第一,違約當事人應對因自己的過錯造成的違約后果承擔違約責任,而不能將責任推卸給他人。第二,在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債務不能履行的情況下,債務人仍應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債務人在承擔違約責任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債務人為第三人的行為負責,既是合同相對性原則的體現,也是保護債權人利益所必須的。第三,債務人只能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而不應向國家或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欠債不還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根據合同法中合同相對性原理的規定,也是道德的要求。債權債務雙方當事人在合同簽訂時就已經明確,事后再追及到其他人身上是不合理的,也沒有法律依據。因此,法院也不會支持債權人這種做法。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賣方違約怎么辦?
2021-03-25環境侵權公民監督
2021-01-16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家庭債務夫妻雙方如何承擔
2021-02-20農村個人私自售賣煙花爆竹怎么處罰
2020-11-26開假匯票承兌5萬如何處罰
2021-01-02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為什么有精神損失賠償
2020-11-15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