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平時都喜歡用手機軟件進行聊天,除了發送文字、圖片外,還能發表情包。有時候,一些人將他人的照片弄成表情包,而且沒有得到對方的同意。在我國民法總則中,規定了公民享有肖像權及名譽權等。那么,發表情包屬于侵犯肖像權嗎?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一起了解下。
一、發表情包屬于侵犯肖像權嗎?
未經本人同意擅自使用“表情包”推廣業務屬于侵犯肖像權是不爭的事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我國《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傷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要求賠償損失。
二、如何認定肖像權侵權行為?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庇纱丝梢?,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侵犯肖像權也作出一些相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通過上面這篇短文,小編給大家分析了發表情包屬于侵犯肖像權嗎這個問題。肖像權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權利,判斷肖像權是否被侵犯,要從兩個標準入手。如果發表情包用于盈利,并且未經對方同意,則構成侵權行為。根據民法總則規定,侵犯肖像權的一方要承擔民事賠償。
被他人侵犯肖像權怎么辦
侵害肖像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哪些情形不侵犯肖像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調查公司取證合法嗎
2021-01-17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嫖娼事后如何認定
2020-12-07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試用期的長短有什么限制
2020-11-21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