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犯罪與合同詐騙兩種犯罪在司法實踐中常見,有時二者難以區別筆者根據自已的實踐經驗談一些膚淺的看法,以供探討。
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合同詐騙與一般的合同糾紛的相似之處:一是兩者都產生于民事交往中,并且都以合同的形式出現;二是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對合同所規定的義務都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三是合同詐騙在客觀上表現為虛構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合同糾紛中的當事人有時也伴有欺騙行為;四是兩者都是非法占有特定物。
雖然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兩者也有著本質的區別,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必須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而合同糾紛,行為人主觀上則無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因此,在因合同的簽訂和履行而引起的糾紛中,認定一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關鍵要搞清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在具體案件中,由于種種原因,有時對行為人的主觀故意難以查證,從而造成合同詐騙罪與一般民事糾紛的混淆。因此,在處理具體案件時,就需要根據行為人的具體行為,綜合考慮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種主客觀因素,對其主觀目的來進行整體的判斷。對于具體個案中行為人的主觀目的的判斷,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定:一是行為人有無履行合同的能力;二是行為人有無欺騙行為;三是行為人有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行動;四行為人在違約后是否愿意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五未履行合同的原因等等。
合同詐騙罪其既具有普通詐騙罪的共性,又有區別于普通詐騙罪的特性。行為人的詐騙行為是在合同的簽訂、履行過程中產生的,行為人簽訂合同的著眼點并不在于合同本身的履行,而是對合同標的物或定金的不法占有,合同僅僅是行為人詐騙所采用的手段形式。這也是合同詐騙罪與普通詐騙罪界限的關鍵。因此,在合同詐騙罪和詐騙罪中,形成了法條競合的情形,根據適用法律的原則,合同詐騙罪應優先適用于詐騙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中介費什么時候交
2020-12-0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
2021-02-28合同未到期辭退都有什么賠償
2020-11-15輕微傷抓人有時間期限嗎
2020-11-15老房契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非訴訟法律業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清算組負責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31違章建筑抵押有效嗎
2020-12-07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重大交通事故處理手續有哪些
2021-01-24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