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生違法犯罪事件之后,受害人一般會選擇報案。但并不是受害人報案之后公安機關就會馬上立案 ,公安機關立案 需要經過一定的流程。作為受害人,當然十分希望公安機關早日立案。那么,刑事訴訟法立案時限是多久?一起通過以下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一、刑事訴訟法立案時限是多久?
1、公安機關接受報案、控告、舉報、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一般情況下,在七日以內決定是否立案。重大、復雜線索,經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三十日。特別重大、復雜線索,經地(市)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六十日。
2、公安機關接受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在三日內開始進行審查,一般審查期限是十日,最長期限是三十日。
3、上級公安機關指定管轄或書面通知立案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應當在指定的期限內立案。
4、人民檢察院進行立案監督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應當在十五日內決定立案。
5、公安信訪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是六十日。情況復雜的,經本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
需要說明兩點:一是上述期限的計算,是從公安機關接受線索或材料后,作出案件登記之日起始。二是各省、市的公安機關,可能有更具體的立案審查期限,且因省(市)而異,但具體期限肯定等于或少于而絕不會多于上述相同情形的期限。
二、刑事訴訟法立案條件是怎樣的?
(一)有犯罪事實
有犯罪事實,是指危害社會的行為確已發生,而且危害社會的行為已達到犯罪的程度,也就是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并需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根據刑事法律規定,對實施犯罪的行為人有追究刑事責任的必要,并需要啟動偵查、起訴、或審判程序等(15條不需要追究情形)。
只有同時具備“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這兩個條件,才能立案。
受害人在報案之后,公安機關首先會對該案件進行審查,如果是一般的刑事案件,一般會在七天左右立案,但對于一些較為特殊的案件,也會將立案期限延長到三十天。公安機關在審查案件時,只有確認犯罪事實已經發生且行為人需要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基礎上才會立案,一些明顯輕微的違法行為,不構成犯罪的,不會立案。
民事案件法院不立案怎么辦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打官司立案多久后開庭,打官司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訟程序有哪些
2021-02-16贍養協議能按遺矚算嗎
2020-12-15各類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1-01-17征收房屋應先補償后搬遷
2021-02-20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發生交通事故可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0-12-22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臨街住宅做經營,是按照住改非拆遷嗎
2020-11-20拆遷補償方案公示后,沒有征集被拆遷人意見,怎么辦
2021-03-05農村宅基地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6農村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