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罪積極退贓如何減刑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行為人認罪、悔罪,退贓、退賠,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情節輕微的,可以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必要時,由有關部門予以行政處罰:
(一)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
(二)沒有參與分贓或者獲贓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諒解的;
(四)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退贓會作為量刑的一個情節,法院會酌情從輕量刑
根據《刑法》的規定,要是盜竊罪的犯罪分子能夠積極退贓的話,一般會作為酌定的量刑情節,可能對其從輕處罰。而要是犯罪數額較大,并且情節輕微,又有退贓情節的話,那么可以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盜竊罪故意的內容
⑴行為人明確地意識到其盜竊行為的對象是他人所有或占有的財物。行為人只要依據一般的認識能力和社會常識,推知該物為他人所有或占有即可。至于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是誰,并不要求行為人有明確、具體的預見或認識。如放在宿舍外的自行車,河中一群暫時無人看管的鴨子,客車行李架上的行李等。如果行為人過失地將他人的財物誤認為是自己的財物取走,在發現之后予以返還的,由于缺少故意的內容和非法占有的意圖,不成立盜竊罪
⑵對盜竊后果的預見。如進入銀行偷保險柜,就意圖盜竊數額巨大或特別巨大的財物。進入博物館就意圖偷文物。這樣的犯意,表明了盜竊犯意圖給社會造成危害的大小,也就表明了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根據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解釋》規定:“盜竊未遂,情節嚴重的,如數額較大的財物或者國家珍貴文物等為盜竊目標的,應當定罪處罰。”非法占有不僅包括自己占有,也包括為第三者或集體占有⑷非法占有不僅包括自己占有,也包括為第三者或集體占有。對非法竊取并占為己有的財物,隨后又將其毀棄、贈予他人或者又被他人非法占有的,系案犯對財物的處理問題,改變不了其非法侵犯財產所有權的性質,不影響盜竊罪的成立。如果對某種財物未經物主同意,暫時挪用或借用,無非法占有的目的,用后準備歸還的,不能構成盜竊罪。構成其他犯罪的,可以將這一情況作為情節考慮。有一些偷汽車的案件即屬此種情況。
關于親屬盜竊罪的認定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竊自己家里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在社會上作案有所區別。”
如何理解“確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要從盜竊數額、盜竊次數、主觀惡性以及親屬的態度等方面綜合分析判斷。其中,家庭成員或親屬的態度是決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應當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家庭成員及親屬間盜竊雖然達到了普通盜竊數額較大或巨大的規定標準,但沒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一般可不作為犯罪處理。
“確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必須是盜竊數額較大或巨大,同時又具有其他嚴重情節,引起家庭成員和親屬憤慨,要求追究刑事責任的。如多次盜竊家庭親屬財產,經教育不改,引起家庭成員和親屬不安的;盜竊無生活來源的親屬財產,造成其生活困難,或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盜竊數額特別巨大,揮霍浪費,無法追回,給家庭成員和親屬造成重大損失的;盜竊主觀惡性深,多次在社會上盜竊,因種種原因限制而盜竊數額不大,而又轉為盜竊家庭親屬財產的;因盜竊造成家庭成員和親屬關系劣變和其他嚴重后果的等等。
“多次盜竊”中的“多次”
在理解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的“多次盜竊”的時候,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如何理解其中的“次”?這本不是一個問題,這一點從各種教科書中并沒有對其詳加討論就能看出。⑴從字面上看,客觀上實施一回盜竊行為,就是一次;實施了兩次盜竊行為的,就是兩次,其判斷,完全可以根據客觀行為的個數來加以進行。但是,自從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6月8日《關于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條將“多次搶劫”中的“多次”理解為“對于多次的認定,應以行為人實施的每一次搶劫行為均構成犯罪為前提,綜合考慮犯罪故意的產生、犯罪行為實施的時間、地點等因素,客觀分析、認定”,并明確地指出:“對于行為人基于一個犯罪故意實施犯罪的,如在同一地點同時對在場的多人實施搶劫的;或者基于同一犯意在同一地點連續實施搶劫犯罪的,如在同一地點對途經此地的多人進行搶劫的;或在一次犯罪中對一棟居民樓房中的幾戶居民連續實施入戶搶劫的,一般應認定為一次犯罪”之后,有關盜竊罪中的“多次盜竊”的理解也隨之變得復雜起來。
近年來,有關“多次盜竊”中的“次”的理解和判斷,我國刑法學學界,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多次盜竊中的“次”,應按照同時同地規則加以認定。所謂同時同地規則,是指行為人在一個相對集中的時間和相對固定的地點進行連續犯罪的只能認定為一次犯罪的規定。同時同地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由司法人員憑經驗確定。行為人在作案的時間上具有連續性,地點又相對集中的,即可以認定為作案一次。如行為人在1輛公共汽車上連續扒竊,一連竊得3名乘客的錢包,應認定為盜竊一次;如果行為人在同一個下午連續在3輛不同的公共汽車上行竊,應認定為三次。第二種觀點認為,“次”是指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在侵害行為侵害能力范圍內針對所有對象的單個侵害行為。按照這種觀點,行為人在同一房間內盜竊財物,在將所得財物送回家之后再次返回該房間盜竊的行為,因為前次盜竊和后次盜竊之間存在時間間隔,所以,不是一次盜竊;同樣,行為人在一幢樓里連續撬竊了三家居民住宅,因為每戶居民住宅獨立且與外界隔絕,不是同一地點,所以,不是“一次盜竊”;攔截過往車輛搶劫的行為,由于需要對每一車輛實施攔截、威脅,搜搶財物,后面攔截搶劫的行為不依賴于前面攔截車輛的行為,因此,每一個攔截車輛的行為都具有獨立性,不是“一次搶劫”。
第三種觀點認為,基于一個概括的犯意,而完整地實施的一系列連貫的盜竊動作。如在一輛公交車上,犯罪嫌疑人扒竊了甲又接著扒竊乙即為一次。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盜竊罪在歸還贓物之后的處罰。對于犯罪分子在實施盜竊之后,如果能夠按時的歸還所盜竊的物品,那么在司法機關處理案件的時候就會酌情的考慮,會從輕處罰,這是法律所鼓勵的。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0-12-062020刑事訴訟法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7直行道左轉怎么處罰
2020-12-25離婚夫妻贍養費標準
2021-01-11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轎車自燃保險公司及時理賠商家代位求償
2020-11-30什么人能繼承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3